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小說> 第五十四章 眼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四章 眼光 (1 / 2)

如何在嶺表賺大錢?很簡單啊!倒買倒賣,在番禹港、龍編港收購象牙、犀角、玳瑁、珊瑚、珍珠、香藥等奇珍異寶,運回黃州就是幾倍的利潤。

再不然就是收購石蜜,提純得到白如霜的白砂糖,或者進一步製作成冰糖,販賣到關中、河東、河北、河南,那都是暴利。

但宇文溫想知道的不是這個答案,而李慧要說的也不是這個答案,他和同伴交換了一下眼神,見著大家給自己打氣,便開口說起自己的辦法來。

黃州布在嶺表遭遇“水土不服”,但黃州商賈想要在嶺表賺大錢,突破口卻還是和布有關。

黃州的紡織業,得益於水力紡織機的應用,率先做到了大幅降低成本,但這樣的優勢不可能維持太久,因為水力紡織遲早要普及開來,所以黃州的布坊未雨綢繆早已做好了準備,那就是印染。

無論是人力還是水力,紡織出來的布都是素色,要想有五顏六色的布就得給布染色,而想要讓布上出現五花八門的彩色圖案那就要印花,二者合稱印染。

黃州歷來不以印染聞名,但是在宇文溫的大力扶植下,黃州布坊及附屬的染坊開始掌握比其他地方更好的印染技術,其關鍵就是染料和助染劑。

最初的染料和助染劑等配方,都掌握在宇文溫手裡,而隨著紡織業的發展和壯大,漸漸有作坊主透過“競標”的方式獲得了配方。

然後大家在此基礎上不斷琢磨,然後相互間交流經驗教訓,慢慢研究出更多的印染配方,當然,在外人看來沒什麼特別的五莊觀,起了很大的作用。

五莊觀就在西陽城裡,收集了大量的丹方,這些丹方用來煉長生不老藥不靠譜,但琢磨琢磨轉用在別的行當卻常有意外驚喜,黃州布坊及附屬的染坊便是受益者之一。

而經過多年的努力,黃州布坊的印染能力,已經把其他地方遠遠拋在身後。

所以,這就是黃州商賈在嶺表賺大錢的關鍵。

“大王,草民在番禹、龍編還有林邑港打聽過,番商海船運來的貨物之中,有一種貨物十分暢銷,那就是染料,譬如靛青...”

李慧越說越自信,開始講解他這段時間的觀察結果,那就是大量出產布匹的嶺表交廣地區,對染料的需求量十分巨大。

以靛青為例,每年抵達龍編、番禹的番商海船,都會運來大量的天竺靛青,無論運來多少都會被搶購一空,嶺表交廣各地的布坊,需要大量外購靛青等染料來染色。

這就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因為黃州能製作各類染料,其種類和質量可不比天竺的舶來品差!

染料來源於植物色素,有的染料植物中原罕見,所以用其所制染料必須外購,但有的染料植物在中原十分常見,之所以製作出來的染料其染色效果不佳,無非是製作染料的工藝還有染色的工藝不行。

黃州布坊製作染料以及印染的工藝不敢說天下第一,但有絕活那是肯定的,所以李慧等人琢磨出來的財路,就是向嶺表販賣染料。

他們在龍編、林邑港多方打聽,大概估算了一下販賣染料的利潤,發現有利可圖,因為嶺表的紡織業發達導致黃州布可能銷路不好,但另一方面卻對染料有著巨大的需求。

所以要大量收購原料,在黃州製成染料,然後販到嶺表出售,這樣的買賣其利潤不比以往布匹買賣低。

同樣,素色的黃州水紡布可能在嶺表賣不過當地手紡布,但相對耐洗、不容易掉色的黃州彩布和花布,卻能在嶺表有不錯的銷路,因為當地所染的彩布和花布,比耐用肯定比不過。

所以,黃州布坊不用擔心織出來的布在嶺表賣不動,無非是增加染色、印花這兩個步驟罷了。

“說得好,能有如此眼光,真是不枉費寡人帶著你們在嶺表轉了一大圈。”

宇文溫對李慧等人的眼光很讚賞,因為這就是他在規劃的方案,要為黃州乃至相鄰地區的布坊、染坊開闢新的市場,眼光放在中原還不夠,廣大的嶺表地區,才是一片有待開發的肥沃土地。

“寡人多次說過,若想要賺大錢,低買高賣做中間商是最划算的,但其他人很難從這樣的行為中獲益,而黃州的作坊卻不同,東家賺錢的同時,也讓許多人從中受益。”

“這幾年黃州的變化,大家都有目共睹,黃州布已經漸漸有了名氣,但這還不夠,因為水力紡織遲早要普及,沒有了價格優勢,黃州布只能靠印染來保持優勢。”

“但這種優勢能保持多久?沒人知道,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也許印染的秘密,會在哪一天被人偷了去,到時候該怎麼辦?作坊的東家、夥計該怎麼辦,他們僱傭的工人該怎麼辦?”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