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小說> 第三章 故地重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章 故地重遊 (1 / 2)

覆舟山下樂遊苑,陳軍營寨,主帥蕭摩訶正在視察防務,周軍來犯已經進抵蔣山,他奉命率兵在此駐紮,是為建康藩屏。

建康城北有玄武湖,覆舟山位於玄武湖南岸,劉宋時曾改名玄武山,到了陳宣帝時,又改名龍舟山,不過人們還是習慣稱之為覆舟山。

覆舟山腳下的樂遊苑,原為晉時藥圃,後改為園林,為達官顯貴消暑納涼、遊樂玩耍之處,之所以命名為‘樂遊苑’,是為了紀念長安城外的那座樂遊苑。

永嘉之亂,衣冠南渡,晉軍數次北伐,只是短暫收復過長安,沒多久便丟了,從此長安樂遊苑便只存在於南渡人士的回憶之中,而建康城北的樂遊苑,成了寄託思念之處。

樂遊苑南即為臺城,東有青溪,引玄武湖水注入,向南流淌匯入秦淮河,青溪兩岸均為達官顯貴聚集區,而樂遊苑東北,是建康外廓籬,有北籬門,門外官道可直達京口。

自晉朝遷都建康,覆舟山便成了建康城的北面屏障,其得失關係著臺城的安危,蕭摩柯領軍在此駐紮,責任重大,所以他不敢掉以輕心。

昨日入宮面君,蕭摩訶除了為富川侯樊猛說好話以外,還面陳許多退敵之策,雖然天子又是不置可否,但總算是有了信心,還當場作出決定,開府庫拿出錢帛犒勞官軍將士。

這樣才像話,大敵當前,正是全軍將士用命之際,朝廷願意犒軍,大家才願意奮力殺敵,事到如今,天子總算做對一件事了。

蕭摩訶望向東北方向的蔣山,那裡此時已經為周軍佔據,雖然在樂遊苑看不到周營的動態,但蕭摩訶還是感受到壓力,本來,局勢不該惡化至此的。

去年年底,周軍大舉南犯,攻佔淮南州郡之後飲馬長江,與建康隔江對峙。

上游的巴、湘之地,還有江州業已被周軍進犯,江州甚至在一個月內就全境淪陷,這是永嘉南渡之後最惡劣的形勢,結果天子卻盲目樂觀,沒有采取有效地措施改變扭轉局勢。

雖然增兵駐守採石、京口,但數量不多,杯水車薪,官軍兵馬大多還集中在建康,蕭摩訶與各位將軍多次上表,極力主張積極佈防,結果都沒了下文。

如果當時能按照他們的主張精心佈置,哪裡會讓周軍如此輕鬆就進抵建康城下?

蕭摩訶想到這裡就來氣,他和一眾老將打了數十年的仗,當年大多參與了平定侯景之亂的戰事,何曾有過如此窩囊的作壁上觀,看著敵人在自己面前從容合圍卻無動於衷。

又不是手頭上沒有兵,又不是糧草不足,又不是老得騎不了馬,拿不動馬槊!

問題出在哪裡?出在那些奸佞身上!

施文慶、沈客卿、孔範等佞臣,十足小人,為了一己之私,不顧國家安危,成日裡報喜不報憂,哄得天子以為坐等雨季到來就能逼退周軍,結果一而再、再而三靜坐不動,導致官軍痛失戰機,讓周軍輕而易舉抵達建康城下。

還大言不慚,說三十多年前齊軍的下場,就是如今周軍的前車之鑑。

放屁!當年若是沒有諸軍將士冒險出擊、奮勇殺敵,齊軍早就在雨季到來以前拿下建康了!

蕭摩訶再次望向蔣山,思緒回到三十多年前,那年,他還沒到三十歲,而陳國的開國皇帝陳霸先,還是梁國的輔政大臣。

齊軍來襲,梁軍處於下風,但陳霸先一番謀劃之下,梁軍主動出擊,打得齊軍方寸大亂,才有了雨季對峙,才有了梁軍抄其後路、引發全軍崩潰,最後斬首無數,打得齊軍幾乎全軍覆沒。

那幾個奸佞成日裡拿著結果來騙天子,說“建康自有王氣在此,勿憂”,卻故意忽略了當年梁軍將士浴血奮戰的經歷,作為親歷者,蕭摩訶真是氣得無語。

勿憂?當年死了多少人,你們知道麼!

別的不說,蕭摩訶當年為大將侯安都麾下,侯安都領軍與齊軍激戰,雙方殺紅了眼,戰況激烈到泥水變成了血水,雙方陣亡士兵的屍體到處都是。

亂軍之中,侯安都墜馬,差點就被圍上來的齊軍用長矛桶成蜂窩,是蕭摩訶奮力殺退敵軍才救下主帥,當時二人渾身是血,幾乎力竭。

所以當年建康城逃過一劫,靠的不是什麼“王氣”,而是靠將士們浴血奮戰,靠的是主動出擊,把戰事拖到雨季,而不是據守城池,坐看敵軍圍城,死耗到雨季到來。

施文慶等人在想什麼,蕭摩訶想得很明白,這種小人除了壞事,什麼都不會做。

事已至此多說無益,如今已是四月,那麼只要堅守一段時間,到了雨季,想來情況會好轉,到時候各地一片泥濘,周軍糧草轉運不濟,又無法攻入建康,想來會知難而退...吧?

蕭摩訶嘆了口氣,三十年過去,北虜再次兵臨建康城下,而他雖然如當年那樣故地重遊,在樂遊苑紮營禦敵,但今時不同往日。

己方主帥還是姓陳,但此陳非彼陳,當年沒有小人從中作梗,當年上下齊心,當年,他還不到三十歲,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

可蕭摩訶不服老,他還有的是力氣,他還要繼續馳騁沙場為國效力,既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妻兒。

在軍營裡走了一圈,蕭摩訶轉回大帳,正要處理軍務,卻有老僕在外求見,見其支支吾吾,蕭摩訶讓其他人都退出去。

“何事如此?府裡出了什麼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