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小說> 第四百八十三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八十三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1 / 2)

電報實驗室一隅,掛著一張佔據整面牆的輿圖,輿圖上,規劃中的電報線路四通八達,只要能夠實現,天下就大變樣了,具體如何個大變樣,前來參觀實驗室的宇文溫,向陪同參觀的許紹舉了個例子。

一個成都商賈,乘船押貨入長江,出發前,在成都電報局發電報,透過長安中轉到江陵,告訴江陵的分號掌櫃,自己大概什麼時候到,讓其聯絡好坐商。

等到他乘船順流而下,出三峽抵達江陵,一到岸,就將攜帶的蜀錦賣掉,將貨款(流通券)存入某櫃坊後辦理匯款手續,將錢匯到該櫃坊的西陽分號,指定收款人和暗語。

然後拍電報,告訴西陽分號掌櫃暗語,讓其用匯款進貨。

待得這商賈乘定期客船抵達西陽,分號掌櫃已經將貨裝船,於是商賈又隨船押貨,前往下游廣陵。

從西陽出發時,發電報到廣陵,告訴分號掌櫃聯絡買家,談好價錢,然後又發一封電報到江州湓口,告訴自己安置在湓口的外室:夫君準備到了。

又發電報到南昌,讓分號掌櫃趕緊到浮樑進茶葉,到船行僱船,並約定雙方交接的日期,待得他和外室小聚數日後,便押著茶葉往回走,入漢水,在樊城上岸。

發個電報到長安,讓分號掌櫃聯絡買家,又發電報讓長安的外室準備好。

到了長安把茶葉一交,和外室小聚幾日,然後心滿意足返回成都,臨行前發電報問正室:你想要什麼首飾、胭脂水粉?為夫在長安給你買!

然後給秦州上封的分號掌櫃發電報,讓其購入棉花、羊毛製品,發往岐州洛邑,然後自己到了洛邑貨棧,把貨一提,帶著給正室的禮物,返回成都。

“看看,有了電報,加上火輪船,商賈做買賣那有多方便?”

“所以,電報的民間消費主力,就是商賈,旺盛的商業需求,才能支撐起一條電報線的收入,而一般的官府公文往來,多是多,卻比不過民用電報的收入。”

宇文溫如是說,許紹不住點頭,如今朝廷計劃大規模架設電報線,但因為財政緊張,又不可能無限制的發行國債,所以許多電報線需要靠著官民合辦(官督商辦)的方式來架設。

有錢人可不是傻瓜,不會將自己的錢財白白拿出來,所以,想要吸引民間資金“入股”各電報(招商)分局,朝廷就得給人家甜頭。

甜頭是什麼?就是分紅,而要做到分紅,必須確保各電報(招商)分局是贏利的。

說到盈利,就和做買賣一樣,一個商社只有儘可能招攬客戶,才有可能做到盈利,而各電報(招商)分局的電報線路想要盈利,就得弄清楚誰才是消費電報的“主力”。

毫無疑問,朝廷需要電報,所以電報線沿途的官府,其公文往來透過付費發電報實現,“官報”的費用會是電報線的收入來源之一。

但因為特定級別以上官員所發軍務、政務電報(官報)要免費,所以“官報”的收入不會太高。

對於富貴人家來說,電報不錯,可以隨時和身處外地的親人聯絡,所以有能力經常發電報,但從總量上說,佔比不大。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一個月都吃不上幾頓肉,發電報的費用再低廉(相對而言),他們也承擔不起。

如果要和遠方的親人聯絡,還不如寫信,畢竟隨著郵政推行,通訊也很方便,所以普通百姓不是電報消費的“主力”。

只有腰纏萬貫、對於訊息的及時性要求很高的商賈,才是電報的消費主力。

當然,各櫃坊可以依靠電報,加強和各地分號的聯絡,更好的完成匯兌業務,所以也需要電報。

那麼,諸如永濟渠、通濟渠還有長江、黃河、汾水、淮水等航運繁榮地區,以及傳統的幾條陸上繁榮商路,若架起電報線,必然能夠吸引商賈來發電報,藉此盈利。

如此,以官民合辦(官督商辦)的電報線,在這些地區架設時,完全不需要朝廷投入大量資金,只需要依靠民間資金,就能架設起來。

當然,朝廷是必須入股的,而省下來的費用,可以投入到沒有太大商業價值、但有國防及行政價值的電報線路。

這樣的思路,其實就是把最有可能盈利的一些電報線路,出讓給民間資本,朝廷自己去架設一些不賺錢且要倒貼錢的電報線路,其實從財政上來看是吃了大虧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