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小說> 第四百四十五章 一葉知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四十五章 一葉知秋 (1 / 2)

“客人,這是鄙店的菜品,還請過目。”

包廂內,店夥計推來一輛推車,其上展示著各種佳餚,宇文溫瞥了一眼,發現這些蠟制食物模型做工精良,完全可以以假亂真,只是看,就能看得人食指大動。

當年可是五味齋率先推出的“模擬食物模型”,現在已經流行天下了。

宇文溫收起感慨,說:“這些菜裡,什麼最貴?”

“啊,客人,不如讓小人為客人介紹鄙店的招牌菜?”

“可以。”

客人不問菜餚好吃與否,只問哪個最貴,如此豪客,店夥計可不敢怠慢,開始花樣介紹本店招牌菜,當然,必須先介紹最貴的菜餚。

其中就有海鮮。

朝廷大興海貿,加上有火輪船這一運輸利器,所以內陸地區也能有大量海鮮供應,當然,海鮮絕大部分都是乾貨,其價格雖然比起以前要降了很多,但也不是一般人每日都吃得起的。

譬如鰒魚(後世所稱鮑魚),一枚普通鮑魚(幹鮑魚)在內陸大城池也差不多要賣一貫錢。

店夥計先介紹的卻不是鮑魚,而是燕窩。

宇文溫知道,燕窩作為名貴食品本來要到明清之際才流行,但現在隨著海貿大興,產自海外(南洋)的燕窩成了名貴海鮮,是南洋貿易公司的“拳頭產品”。

不過十餘年時間,就成為富貴之家炫富的必備食物。

燕窩的產地有很多,以產自南洋的燕窩為佳(南洋貿易公司的營銷結果),實際就是海燕用唾沫構成的窩,根據“吃什麼補什麼”的原理,利於生津。

透過成功的市場營銷,燕窩是“具有滋陰、潤燥和補中益氣等功效,藥食兩用的高檔滋補品”這一概念,已經深入人心,所以各大食肆也紛紛推出了燕窩食品,作為名貴菜餚。

店夥計向客人介紹起自家的冬瓜燕窩,那當然是要吹上天,結果牛皮剛吹起來,宇文溫就毫不猶豫點了。

客人如此豪爽,店夥計笑得眼睛都眯起來,繼續介紹名貴菜餚,那就是海參。

這家店的海參有來頭,是產自海參崴的一等大海參,滋補效果一流,同樣,產自海參崴的大海蟹,也是名貴海產。

海參崴在北海之北,距離中原十分遙遠,從那裡運回來的海參和大海蟹自然是乾貨,而大海蟹在海參崴被捕撈上來時,要麼做成“釀蟹”,要麼剝殼取肉製成蟹肉乾,在食肆裡有不同的做法。

與此同時,產自海參崴的熊掌,食肆也有出售,除此之外,當然還有魚翅,食肆裡的魚翅可是從大洋裡的兇猛大鯊魚身上割下,“滋補”效果自然非常“兇猛”。

當然,鯊魚肉(幹)也是有的。

海參和魚翅,同燕窩一般,本來不該在這個時代流行,卻都已經流行起來,作為營銷主謀的宇文溫,當然毫不猶豫點了這些菜。

他認為,想要發展航海,必須確保高利潤,光靠做海貿還不行,要儘可能增加海鮮產品,儘可能讓更多的人獲益,而不是僅僅侷限於海商。

那麼南洋諸國可以採集燕窩、魚翅,作為等價物來購買周國的手工業製品,而周國的漁民,可以捕捉鯊魚打撈海參,獲得不菲收入。

由此,帶動國內飲食業(中高階)的發展,那麼燕窩、魚翅、海參頻繁出現在長安、洛陽、晉陽的各大食肆也就不足為奇。

店夥計如此賣力介紹店裡的名貴招牌菜,宇文溫自然是哪樣貴點哪樣,讓店夥計激動得手都在發抖:有些名貴的菜餚,夥計若是能推銷出去,那可是有提成的。

店夥計激動,楊濟在一旁看著,也覺得很激動:這一頓下去,十餘貫錢就要沒了!

當然,他不可能帶著十餘貫錢在身上,如今因為洛陽城裡各大食肆都認流通券,所以幾張薄紙就能解決。

楊濟此次出來,知道肯定躲不過得請天子吃飯,流通券倒是帶了,就是這一下子花掉將近二十貫,讓他心疼得滴血。

然而還沒完,宇文溫看了看那蠟制食物模型,又問:“你們這裡,有東海活斑魚?”

“是的,絕對是活魚!客人要清蒸還是紅燒?”

店夥計說著說著,忽然瞥見旁邊的這位面露難色,很快心中就有了數:看情形,莫非點菜的是貴客,這位是結賬的主人?

愁眉苦臉的模樣,怕不是兜裡的流通券撐不住了?

能當店夥計的人,自然腦子靈活,見著面前這位點菜客人一個勁點貴的,有了計較:“客人,這東海活斑魚,做起來麻煩,就怕等的時間太久...”

宇文溫聽得夥計這麼一說,點點頭:“既如此...那算了,就這般吧。”

那一瞬間,楊濟有一種劫後餘生的感覺,店夥計這麼“懂事”,他決定多介紹人來這裡消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