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小說> 第三百九十一章 吳多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九十一章 吳多魚 (1 / 2)

淮口港,機器聲轟鳴,港區裡濃煙,數艘新式漁船(機帆兩用明輪漁船)噴著濃煙,緩緩靠泊碼頭,其他正在或者準備出港的漁船,船上船員見著這幾艘船開始卸貨,不由得驚詫:

“怎麼就回來了?好像剛出海沒幾日吧?”

“這不就是滿艙回來了嘛,人家燒煤,走得快,用的又是大網....撈一次,比咱撈幾次還多...”

“撈得多,裝得多,跑得快,一個來回,頂咱兩趟,一艘船,裝的魚又比咱多許多...唉....”

議論紛紛中,無數人的目光傾注在這幾艘新式漁船上,人們的表情各有不同,有羨慕,有嫉妒,有茫然,但無論旁人怎麼想,新式漁船的捕魚效率,都是實實在在的高。

新式漁船,機帆兩用,帆是三桅硬帆,機是蒸汽明輪機,載重量五千斛,看起來沒比常見三桅漁船大多少,可“力氣”卻大了許多。

只用風帆時,這種新式漁船比尋常三桅漁船跑得慢些,畢竟多了機器、明輪和煤艙,可這船能收放新型拖網,這拖網比尋常漁網大許多,撈起魚來更厲害。

在漁場追逐魚群時,開動明輪划水的新式漁船速度很快,不需要顧及風向,悶頭拖著大網追逐魚群即可,很容易(相對風帆漁船)就將其“一網打盡”。

相比之下,拖網追逐魚群的傳統風帆漁船,船員得不停操帆適應風向,然後不斷調整航向,才能勉強追上魚群,累死累活打上來一網魚,卻沒那新式漁船所得一半多。

新式漁船既可以單船拖網捕魚,也可以雙船拖網捕魚,雙船捕魚用的網,大得誇張,其捕魚量也大得誇張。

漁船滿載之後返回海港,傳統帆船還得看風向,慢慢駕駛船隻往回走,而新式漁船敞開了燒煤往回趕,總能提前幾日回到港區。

修正完畢,等傳統漁船準備入港,新式漁船已經駛出港區,進行下一輪捕撈。

這樣一來,同樣的捕撈期限(譬如三個月),新式漁船可比傳統漁船撈的魚多很多,雖然新式漁船的購置費用不菲,燒煤、維護機器、明輪也要花錢,但總體來說,因為捕魚量大增,其盈利能力還是明顯比現有漁船高。

事實勝於雄辯,所以那些敢為人先、頭一批購置新式漁船的船主,現在心裡可是美滋滋的。

吳謙沖就是其中之一,他站在碼頭上,看著自己的兩艘新式漁船滿載而歸,靠在碼頭卸貨,心裡那叫一個高興。

此刻漁船卸下來的貨,不是魚,而是木桶。

確切的說,是已經鹽漬在木桶裡的海魚。

這些鹽漬好的魚,卸貨後經過檢查,核對過日期,就能直接運到庫房,待得時間夠了便能銷售,不需要額外僱人殺魚、鹽漬。

想到這裡,吳謙沖的笑意更濃了。

新式漁船,可不止是動力增加、捕魚網變大而已。

新式漁船,自然是要有新式捕魚和新式加工技術,漁船在漁場捕獲的海魚,當時就在甲板上進行處理。

將海魚的腮、內臟清除,用海水清洗,之後撒上食鹽,一般是三份魚一份鹽。

然後翻動、拌勻,最後按照大小進行“分級”,頭尾相間放入木桶內。

層與層之間相互交叉排放,再撒上食鹽,最後在桶裡加滿鹽水,然後密封,並且標上捕撈日期。

十日後,桶裡的鹽漬魚魚肉收縮,體積變小,需要再次開桶,添滿鹽水,再封閉好。

此時,船可能已經到岸了。

而木桶,出海時船上要麼備有一些,或者帶著木條、鐵條,由箍桶匠在船上現場製作木桶。

無論是魚的分級,還是鹽漬用鹽的純度,以及木桶的尺寸,全都是嚴格按照漁業行會的規定進行。

新式漁船背後,還有一套新式捕魚方式、加工方式,全都是漁業行會的最新要求。

漁業行會是兩洋貿易公司牽頭成立的行會,作為行會成員的吳謙沖,名下新式漁船到岸後,鹽漬好的鮑魚(鹹魚),會按照訂單額直接交付給行會,定期結賬。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