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小說> 第二百六十七章 機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六十七章 機率 (1 / 2)

深夜,李淵在小屋獨坐,看著燭火發呆,從那幾位道士為他兒子李世民“祛病”開始,到現在已經過了一個多時辰,一直未有訊息傳來。

道士們不許他和夫人進入院子,所以兒子的病情如何,李淵不得而知。

兒子的病,正常來說是治不好的,所以李淵最後的希望就在這幾個道士身上,此刻他真想焚香禱告,府裡卻只有佛像,所以有些尷尬。

權貴之家多信佛,李家也不例外,李淵長子李建成,小字就是佛教名“毗沙門”,如今一家人信佛,卻要靠道士來救命,強烈的反差,讓李淵不知該說什麼。

腳步聲起,他抬頭看去,卻見夫人竇氏走了進來。

李淵說道:“怎麼還不睡?這裡有我守著就行了。”

“妾睡不著,來陪著夫君,陪著二郎。”竇氏說完,坐在李淵身邊,兩人沉默下來,氣氛變得有些微妙。

經過最初的慌亂,竇氏已經冷靜許多,琢磨起夫君回來後的種種表現,還有那幾位道士的到訪,讓讓她覺得其中大有文章。

竇氏猜想,很可能夫君入宮之後,求得天子恩准,派來醫者為二郎看病。

但為避人耳目,李淵回來就說天子亦無良方,而天子派來的醫者以遊方道士身份登門拜訪,藉口“機緣”,行治病之事。

若這個猜想沒錯,那就意味著天子的醫者可能有把握將這“肺炎”治好,為了避免麻煩,明面上表示無能為力,暗地裡治病。

李淵就配合著演戲。

竇氏真的想問李淵,事情是不是她想的那樣,但作為一個聰明人,她知道有時候裝糊塗反而會好些。

天子的醫者若真有良藥能夠治療肺病,那就該如同“種痘”一樣推廣,甚至開藥鋪賣藥盈利,但現在看樣子卻不是,竇氏覺得莫非是因為良藥太少,所以...

優先保障宮中所需,不宜為太多人知道,否則一個兩個跪在宮門前求藥救命,天子就很難辦了。

這一切,都是竇氏的猜測,她陪著李淵坐了一會,房中只有她夫婦二人,結果李淵一直保持沉默,她知道自己若是開口打聽,只會讓夫君難做。

或者,是自己想太多了?

竇氏正糾結間,右手被李淵輕輕握住,她看著夫君,右手也握著對方的手。

“沒事的,二郎一定會沒事的...”李淵輕聲說著,竇氏點點頭,將頭靠在對方肩膀。

兩人就這麼坐著,看著燭火發呆。

。。。。。。

房內,年幼的李世民依舊發著高燒,扮作道士的醫生們依舊在忙碌著,一名道士(醫生)不停為他更換敷額頭的手巾,另一名醫生則用溫水為其擦拭身體以降溫,然後每隔半小時測量一次體溫。

病人發高燒時,一定要及時降溫,否則高燒持續時間太久,即便不死腦子也燒壞了。

降溫就要用冷水,敷額頭,擦拭身體,但對於幼童來說,用冷水擦拭身體反倒會加重病情,所以需要用溫水,為其散去些許熱量。

這是醫生們行醫多年積累下來的經驗,而幼童在生病時,會極度依賴親人或熟悉的人,所以,平日伺候李世民的兩名侍女在外等候,隨時進來給李二郎喂水,或者扶著他出恭,更換衣物。

發著燒的李世民,此時體溫依舊很高,不過體溫再未上升,稍微下降些許。

但病灶不除,高燒必然不退,以他年幼的身體,根本就熬不了多久,再這麼下去,即便沒有失去意識,也會因無法進食而體力耗盡、一命嗚呼。

如此情形,醫生們見得多了,肺炎基本上是治不好的,除非注射神奇的青黴素。

前提是能透過“皮試”,沒有嚴重的過敏反應。

帶隊的呂文華看著榻上幼童,搖了搖頭:人沒救了。

他們帶來的青黴素,有不同批次製品,全都給病人做了皮試,皮試結果全都過敏,區別只是過敏程度輕重不同。

這就意味著,眼前這幼童若注射了全劑量青黴素,理論上有九成九的機率會死於青黴素嚴重過敏。

若不注射青黴素,幼童必會死於肺炎。

呂文華看著這眉清目秀的孩子,心中嘆道:生於富貴之家,卻無福消受,孩子,來世再投一個好人家。

事已至此,可以開始進行第二階段試驗。

今夜,呂文華一行名為救人,實際上依舊是在做臨床試驗,如今人是救不回來了,但試驗還是要繼續。

他用手巾擦了擦汗,問:“皮試過敏症狀最輕的,是哪個編號製品?”

旁邊負責做記錄的人答道:“十七號青黴素。”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