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小說> 第三十一章 千軍萬馬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一章 千軍萬馬 (1 / 2)

方城外,長長的運河橫貫東、西,河裡航行著大量貨船,相互間距離很近,幾乎是首尾相連,一眼望去望不到頭,每一艘漕船都吃水頗深,其上滿載著貨物,船上船伕不時撐蒿搖獎,讓船隻緩緩前行。

岸邊驛道,過往行人絡繹不絕,許多人紛紛停下腳步,駐足岸邊,看著運河上的船隻,嘖嘖稱奇。

趕往葉城的順陽公主一行人,也停在路邊,看著這不可思議的運河,只道大開眼界。

順陽公主駙馬楊瓚,之前就聽隨行吏員提起過這條運河,如今看著繁忙的河面,深深感受到何為鬼斧神工。

葉宛道,自古以來就是中原進入荊襄的一條要道,而方城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又有方城隘口的特殊地形,所以方城是葉宛道上的鎖鑰,但葉宛之間從來都沒有過水路。

楊瓚以前年輕時來過方城,知道這裡地勢頗高,按著“水往低處走”的情況,葉宛道不可能開通運河,因為兩側的河水無法抵達這麼高的地方。

但現在運河就在他眼前,大量船隻正在河面上航行。

這是怎麼回事?

道理很簡單,因為有了蒸汽抽水機。

全線貫通一年不到的葉宛運河,是一條十分複雜的運河,有多級河段、多級船閘,還有數個大型堰壩作為水位調解設施。

整條運河及配套設施是靠著無數燒煤的蒸汽抽水機調節水位,讓“水往高處流”成為可能,讓連線上宛和葉城的運河成為現實。

楊瓚一家經由襄陽渡過漢水,抵達北岸樊城後騎馬趕路,到了上宛後,就親眼目睹了蒸汽抽水機組給運河“補水”的壯觀情景。

那一根根冒出滾滾黑煙的煙囪,那一座座高大的蒸汽抽水機,不斷髮出的轟鳴聲,還有源源不斷噴湧出來的水龍,讓目睹奇觀的人們震驚得目瞪口呆。

此時此刻,楊瓚看著一艘艘滿載貨物的船隻緩緩前行,饒有趣味的問隨行吏員,想知道這些船都是向著一個方向前進。

吏員的回答倒也簡潔,因為葉宛運河的航運十分繁忙,為了提高通行效率,航運時段分晝夜,在白天,船隻自東向西航行,單向行駛;夜間,船隻自西向東航行,也是單向行駛。

之所以如此規定,是因為若要保持雙向通行,運河的寬度會讓施工的土方量翻倍,而要維持運河水位,就得投入更多的抽水機,消耗大量的燃煤,讓運河的執行成本翻上幾倍。

基於多方考慮,朝廷最後定下的方案,就是開挖一條寬度為單向通行的運河,分晝夜執行,東西兩個方向的船隻錯開出行時間。

也就是如今的結果,而執行起來效果不錯。

因為有了一系列的水位調節措施,葉宛運河的水位不淺,在水位正常的情況下,可以通行載貨量為二百五十石的船隻。

二百五十石中的“石”,指的是容積,意思是船艙的容積可以容下二百五十石米的大小。

因為有了蒸汽抽水機的存在,而葉宛運河兩端都有水系補水,所以運河水位可以常年保持穩定,這就確保了穩定的貨運量。

運河開通一年以來,每天都有大量貨物往返東(葉城)西(上宛),極大方便了荊襄及河南兩地的物資運輸,與日劇增的人氣,讓運河沿岸的城池、村落欣欣向榮。

大宗貨物走運河,旅人走驛道,位於葉宛道和葉宛運河上的方城,同樣人氣越來越旺。

楊瓚及家人昨日在方城驛館住宿,入城時就感受到方城的喧囂。

而葉宛運河的開通,帶來的變化不止這些。

葉城有平頂山大型煤礦,隨著開採量的增加,大量煤炭藉助水運,輸送到豫州總管府各地,讓越來越多的蒸汽抽水機執行起來,往最近數年不斷完善的水利網注水(或者排水)。

雨季排洪、蓄水,旱季放水抗旱,有了蒸汽抽水機的水利網,讓豫州總管府各州郡連年豐收。

葉宛運河西端的荊襄之地同樣如此,靠著葉宛運河的巨大運輸能力,大量平頂山燃煤輸入荊襄,同樣支撐起有蒸汽抽水機作為輔助的水利網,還讓正在進行中的漢沔大開發如虎添翼。

煤不僅可以作為蒸汽抽水機的燃料,可以取代柴禾,作為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燃料,大量煤炭被做成“煤球”、“蜂窩煤”,在新式的煤爐裡燃燒,可以燒水做飯,還可以取暖。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