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小說> 第二百七十三章 原來如此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七十三章 原來如此 (1 / 3)

“算錯?不,沒算錯!”

鄭通馬上就反駁,他不打算和王越繞彎子,免得被對方繞昏頭,鄭通做過低層小吏,見多識廣,所以他沒那麼容易被美好的許願前景迷惑。

辯論時絕對不能被對方帶節奏,否則自己只會被繞暈,然後破綻百出,這是西陽王的說法,鄭通深以為然,所以,他開始試圖主導議題:

“無論什麼貸,無論什麼利息,這些我都不說,我且問幾個問題。”

還沒等王越回答,鄭通繼續發難,切入點不是算各類盈利業務的盈利計算,而是特殊成本。

日興昌櫃坊在河南沒有根基,要想在各州郡開展放貸業務,沒有人脈,沒有信用,人手也不足,所以必然要在各地尋找“合夥人”,透過這些“合夥人”的幫助,才能正常開展業務。

別人不可能無緣無故幫日興昌做事,那就得給好處,這也是成本。

為此,西陽王計劃要給的好處是鹽利,也就是官府會監督淮北各官辦、民辦鹽場的海鹽生產,然後將一部分海鹽作為好處,低價賣給那些“合夥人”,讓其藉機生利。

因為淮北鹽場即將推行曬鹽法,明年鹽產量可以預見會大幅增加,所以西陽王的規劃看起來可行性很高,但鄭通認為太過樂觀。

道理很簡單,這些合夥人可以一邊和日興昌的掌櫃把酒言歡,一邊暗地裡捅刀子,好處全拿,又把日興昌的青苗貸攪黃,然後讓農戶來求自己借貸。

這種事情不是不可能發生,鄭通見多識廣,知道那些武斷鄉曲的豪強、大戶,什麼事情都有可能做出來。

鄭通隨意舉了幾個例子:如果有人三天兩頭往日興昌放貸的人住處放冷箭、扔死雞死鴨,也不鬧出人命,就是要恐嚇,那麼日興昌的人是不是要多僱傭一些護衛?

這樣就增加了成本。

如果有人故意散佈流言,再使出各種手段恐嚇農戶,農戶們敢找日興昌櫃坊借貸麼?

為了化解這種局面,日興昌又得花人力物力,這也是成本。

再或者,用重金收買幾個人,找日興昌借貸,然後上吊自殺,留遺言說被日興昌的貸中貸逼死,如此搞出幾條人命後,看當地還有誰敢找外來的日興昌借貸。

日興昌要澄清事實,還得花費人力物力去解決,這還是成本。

日興昌放二厘的青苗貸,如同殺了各地豪強、大戶的雙親,這些豪強大戶不明著阻攔,卻能暗地裡耍手段,完全可以大幅增加日興昌放貸的成本,造成無數剪不斷、理還亂的麻煩,耽誤時間。

青苗貸的發放有季節性,如果錯過了時間,農戶就沒必要找日興昌借貸,而那些豪強大戶只需要在關鍵時刻搞鬼就行,不需要弄出人命。

那麼日興昌櫃坊為了放貸,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才能成事,而對方只需要用成本很小的齷齪手段,就能輕鬆壞事。

如果只是幾個州郡,這個問題不是問題,可如今日興昌是要在河南各地開展業務,到處都被人使絆子是可以預見的情況。

日興昌要僱傭多少鏢隊、護衛,花多少精力疏通人脈,才能把青苗貸放出去?為了應對各種麻煩,日興昌花費的錢糧,難道就不計入成本麼?

鄭通的一番質疑,王越不置可否,因為他已成竹在胸:“鄭兄的質疑沒錯,可如何放貸是日興昌櫃坊的事,鄭兄何必操勞呢?”

直接了當的回擊,讓鄭通的質疑落空,但他隨後又發難:“日興昌如何放貸,確實不關我事,但我還是要問,所謂的盈利業務,有哪一項是靠譜的?”

“日興昌計劃放貸,支援作坊主在豫州、亳州合適地點開設水力紡織作坊,以河南各地充沛的麻為原料,紡織出物美價廉的布匹銷售,作坊賺錢了,日興昌也就賺錢了,這想法很好。“

“但明年年末,新作坊能有多少利潤?”

“更別說那些豪強大戶會傻乎乎看著你們大量收購麻、葛?他們同樣可以使壞,讓農戶不敢賣麻葛!甚至讓水力紡織作坊織出的布不好賣!”

“屆時,從你們日興昌貸款開設水力紡織作坊的作坊主,本都收不回來,哪裡有錢還你們的貸?你們又如何兌現回報?”

“若大王是以數年時間來對付河南各地的豪強大戶,同時整頓吏治,我不會懷疑日興昌櫃坊能夠實現三分以上利的利潤,可如今就短短一年時間,這絕對不可能!”

鄭通說到這裡,看著王越:“日興昌要斷了豪強大戶放高利貸的營生,他們懷恨在心,豈是你們給一些好處就能收買的?”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殺父之仇,豈是給點甜頭就能忘的?”

“當然不會,只會恨之入骨,恨不得手刃仇人。”王越哈哈一笑,“鄭兄的疑慮,都沒有錯,日興昌要在一年時間內,要在毫無根基的河南放貸並且盈利,確實很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