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小說> 第二百七十二章 爾虞我詐(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七十二章 爾虞我詐(續) (1 / 3)

懸瓠,宇文溫正在審問戰俘,藉以瞭解城外敵情,他被困在城中,想要知道外界的局勢十分困難,死士以生命為代價送信的方式只能偶爾一兩次,所以城內守軍要透過別的手段獲取訊息。

要麼派細作出城刺探軍情,要麼靠審問俘虜,懸瓠被敵軍圍得如同鐵桶般,細作出去一次不容易,要混入敵營更不容易。

而每次擊退敵軍的進攻之後,多多少少都會抓到一些俘虜,審問俘虜,才是獲取訊息最可靠的手段。

而宇文溫審問的俘虜,是昨日敵軍攻城失敗後,己方抓獲的倖存者,正好讓他打發一下無聊的時間,因為俘虜大多是河北人,滿嘴河北各地口音,所以需要靠“通事”來居中做翻譯。

領兵多年,宇文溫對於審問戰俘很有心得,有自己的一套辦法,他不像別的將領那樣,一上來就擺出拷問工具恐嚇俘虜,相反,用的是以柔克剛之法。

不擺出什麼殺氣騰騰的刀斧手,而是在鳥語花香的花園裡,“親切接見”俘虜。

身著便服,手拿書本,除了充當翻譯的“通事”,只有兩人陪伴左右,這兩人不是摳腳大漢,而是青衣小僮,宇文溫刻意營造出一種輕鬆的意境,就差羽扇綸巾、撫琴彈唱了。

帶著鐐銬的俘虜站定之後,宇文溫先問對方家鄉何處、家中高堂是否尚在、是否娶妻生子、是累世兵戶還是被徵召服兵役的百姓。

如果是尋常百姓,那麼平日裡以何為生計,家中是否有田地,亦或是給人當佃農、打長短工,家鄉的租調負擔如何。

如果是兵戶或者投軍混口飯吃,那麼軍中情況也要問一遍,問來問去問了一圈,待得對方情緒緩和之後,宇文溫會繼續問一些無聊的問題,其間摻雜著已經問過的問題。

如果對方第二次的回答,和第一次的回答對不上,呵呵...

審問俘虜是一門技術活,一上來就嚴刑拷打,宇文溫覺得技術含量太低,雖然用話術來套別人很花時間,但他有得是是時間,不消磨一下時間就容易想女人。

從領兵偷襲懸瓠得手到現在,宇文溫沒碰過女人,確切來說,從去年年底出征江州開始,他一直都沒有碰過女人,因為眼界高,尋常女人入不了他的法眼。

期間幾次回到西陽,宇文溫都沒有和側室“詳談”,不是他生理、心理有問題,而是敵軍壓境,形勢岌岌可危,沒時間也沒心情想這種事。

加上王妃尉遲熾繁又被孃家人扣了,說不定什麼時候被逼改嫁,宇文溫一想到這裡心情就極度惡劣,沒心情搞女人。

但作為一個氣血旺盛的年輕人,生理需要是“剛需”,他只能透過不斷做事來轉移注意力,而今天審完這些戰俘,再巡一遍城,就能累得倒在榻上立刻睡著。

不知不覺,俘虜只剩下最後一人,宇文溫雖然有些疲倦,卻打起精神擠出“和藹的”笑容與對方拉起家常來,不一會,他就瞭解了對方的大概情況。

此人姓吳名正,鄴城居民,無田無地,平日裡靠幫人傭書為生,家中尚有老母,未成家,沒有兄弟,只有姊姊一人,已經出嫁。

今年夏秋之際,朝廷徵發百姓從軍討伐懸瓠逆賊,優先徵發他們這種無地、不需要參與秋收的平民,於是吳正就隨軍南下,來到懸瓠城外。

吳正會讀書寫字,待遇很快就跟那些目不識丁的百姓有了區別,不需要去當苦力,而是被叫去幫士兵們寫家書,當然,這是免費的。

雖然沒有錢拿,但對於吳正來說卻不錯,因為他不需要當苦力,也不需要冒著生命危險跟隨官軍攻城,每日裡就在營區坐著,聽著口音各異計程車兵口述思家之情,然後用文字寫成書信。

得知對方平日以傭書為生,宇文溫來了興趣,當年他去鄴城,可是好好的考察了一番鄴城的傭書業,對於業內情況十分清楚。

所謂傭書,就是抄書,在雕版印刷術還沒出現的時代,書籍的傳播就靠手抄書,一本變十本,十本變百本。

宇文溫作為黃州印刷業的幕後推手,對於傭書業這一“落後產業“”十分了解,鄴城是黃州書商正在開發的市場,鄴城傭書業的情況,他了若指掌。

又問了幾個無關緊要的問題,宇文溫裝作若無其事的問起對方傭書的收入,吳正毫不猶豫的做了回答,回答的內容,和宇文溫知道的情況差不多。

如此看來,吳正確系傭書為生者,不過問題來了:你不好好在軍營裡幫人寫信,跑來攻城做什麼?莫非是得罪了什麼人?

宇文溫如是想,但沒有發問,而是繼續問一些看起來無關緊要的問題,他透過審問前幾個俘虜,察覺到一些蛛絲馬跡:尉遲惇似乎要開溜了。

這是他透過最近幾日許多俘虜的口供,歸納出來的模糊推論,但還不太確定,需要更多的俘虜口供,來印證這一推論。

所以宇文溫問吳正,最近一段時間士兵們在家書裡,有沒有說起什麼事情,譬如忽然說很快就能回家之類的“好訊息”,而對方的回答,讓他心中一動。

吳正說,確實有士兵口述家書內容時,說很快就能隨軍北返,想來回家指日可待,不止一個士兵是這麼說,而且是不同隸屬計程車兵,都有這麼說過。

當然,只有零星士兵有這樣的訊息透露出來,吳正留心注意了一下,這些士兵大多隸屬丞相統帥的各部戰兵。

宇文溫聽到這裡,心思活絡開來,一般而言,主帥親自指揮的兵馬,只會跟著主帥行動,如果吳正所言非虛,那麼這一情況意味著,尉遲惇恐怕要北返。

那麼宇文溫的世子和王妃,必然也被尉遲惇帶著北返。

到底出了什麼事,讓尉遲惇放棄指揮圍城,在“御駕親征”還沒大功告成的情況下,領著精銳往北走呢?

呵呵,想騙我?

宇文溫覺得這個吳正,一定是尉遲惇派來誤導他的細作,故意放出錯誤的訊息,讓他信以為真,到時候急匆匆派兵出城搞偷襲,然後敗得傷筋動骨。

為了增強說服力,特意派了個傭書為生的隨軍平民來當這個細作,以增強可信度,畢竟這年頭大部分人是文盲,一般情況下,只有傭書者,從軍之後有機會替尋常士兵寫家書,然後得知各種內幕訊息。

“吳正,你為何會突然跑來攻城,莫非是得罪了什麼人,對方要害你性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