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小說> 第一百五十章 投降(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五十章 投降(續) (1 / 2)

豫章郡郡治南昌,漢時為豫章城,相傳為西漢時潁陽侯灌嬰所築,得名於城外流淌的豫章水(贛水),又以此地名郡,自古以來為形勝之地。

漢朝以此為平定南越的根據地,依“南方昌盛”和“昌大南疆”之意,設南昌縣,在豫章城中設南昌縣署。

自兩漢魏晉以來,南昌為彭蠡湖平原的經濟中心,因其水路四通八達,又成為彭蠡湖流域的貨物集散地,各地物產匯聚於此,商業十分興盛。

同時還因為造船業發達,南昌為一處重要水軍基地,城郊西南側的谷鹿洲位於贛、撫二水交匯處,地勢低平,水深合適,是南朝歷代江州水軍的造船場。

然而谷鹿洲昔日帆影遮天的情形,如今已蕩然無存,一艘艘從這裡駛出的大小戰船,已於桑落洲一戰化作殘片斷板,而隨著湓口的陷落,戰火很快便燒到了南昌城。

南昌城有八門,是為南門、松陽門、皋門、昌門、東門、北門、東陽門、西門,如今這八門悉數敞開,城頭上豎著許多降幡。

豫章太守徐璒,身著官服手捧太守官印,與豫章文武官員一起出城投降,迎接兵臨城下的周國大軍。

嶺南道行軍總管楊濟,接過徐璒雙手奉上的官印,轉給一旁的行軍長史周法明後,伸出雙手將徐璒扶起:“徐府君開門獻城,免去南昌百姓血光之災,本將十分欣慰。”

“上國天兵駕臨,某等島夷自當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敢螳臂當車、不自量力?還請將軍入城,主持豫章事務。”

如此肉麻的奉承,久經考驗的楊濟聽了面不改色,而其身後的周法明卻不由自主眼角一跳:投降便投降,自稱可以用‘敗軍之將’一類,用得著自稱島夷麼!

王八蛋,若按北人的罵法,我也是島夷啊!

周法明之母陳氏為陳國公主,周家祖輩都是南朝官宦出身,後來得罪藩王被其誣陷謀反,差點被弄得家破人亡,若無此事的話,其兄周法尚將依舊是陳國一方大將,而周法明可能已經在陳國出仕,和兄長一般領兵作戰了。

可這樣一來,此時我們兄弟說不定就要對上西陽王了?

阿彌陀佛!

“周長史?”

“啊?啊,下官方才想著事情,還請總管恕罪。”

糧倉內,楊濟正在徐璒的帶領下巡視這座巨大的‘豫章倉’,而周法明一路上都有些走神,經楊濟這麼一問,才回過神來。

“你們幾個,馬上開始交接。”

“是。”

隨行的軍吏們,在周法明的指揮下開始接管糧倉賬簿,這個豫章倉可不得了,儲存了江州中南部州郡今年的秋糧,大概有數十萬斛之多,其中許多糧食原本是等著裝船,運送到下游陳國國都建康。

自從東晉以來,豫章倉便是南朝各代除了三吳之地外,最大的幾個糧倉之一,如今三吳戶數眾多,本地糧食產出已經無法支撐如此多的人口,需要從外地尤其是江州調撥大量糧食。

此次周軍進攻江州,將領們最擔心的一個問題,就是兵臨南昌之際,守將一把火將大糧倉燒了,到時候可真是能讓人心疼得心裡滴血。

周軍拿下江州,就得承擔起官府的職責,一旦出現饑荒,就得開倉賑災,豫章倉的糧食若得以保全,對於穩定江州百姓人心很有幫助,更別說這些堆積如山的糧食,能有力支援嶺南道行軍接下來對嶺南地區的用兵行動。

楊濟在倉內走了一圈,十分滿意,向著徐璒點點頭:“徐府君保全了豫章倉的糧食,元帥得知以後肯定會很高興,這又是大功一件吶。”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