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城之後,周舫便帶著商隊去找魚化城的商人出售這批絲綢,只要是中原絲綢,基本上不用擔心賣不出去的問題。
將他們順利的送到了羽化城,寧小川他們也算是結束了答應劉老會長的任務,至於接下來這批商隊是死是活可就和他沒有什麼關係了。
寧小川四人悄悄的離開了商隊, 沒有和周舫他們辭行,本來那些鏢師就看他們不順眼,這樣悄悄的走也算合適。
只是不知道那些鏢師會怎麼理解寧小川一行的不辭而別,是看作羞愧難當,自行離去;還是看作無禮之極,有失高手身份?
對於這些,寧小川懶得多想,在袁亥北三人的陪同下往城西走去。
魚化城雖說規模不大,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大城市有的他這裡一點不差,客棧酒樓,說書算卦,叫賣不斷,甚至還有勾欄瓦舍拱來往商旅放鬆玩耍。
來到北蠻,要想去極北之地,自然不能靠兩條腿,即便是武者,也頂不住這麼一來回,這個時候的寧小川不由得想起虞兮檸留給自己的夜雨挽流光,這次出行實在是不便,不然就帶著了。
因此寧小川他們來到魚化城後第一件事就是前往馬市買馬。
北蠻根基就是遊牧民族,身為遊牧民族,自然和馬匹脫不了干係,北蠻騎兵驍勇善戰,天下皆知,大奉立國之初,因為地處中原,沒有草場馴養好馬,繼而導致大奉的騎兵和北蠻騎兵相比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
只要在戰場上碰到北蠻騎兵,那最後的結果不用想都是大奉慘敗,直到後來大奉拿下了河西草場後,有了優質草場,戰馬質量隨之提高,這才將北蠻打退到三關以北。
這魚化城中馬市的駿馬雖說不如北蠻騎兵的戰馬,但比起大奉馬市的馬來說還是要好上不少的,挑了四匹棗紅好馬,寧小川也不囉嗦,四錠銀子丟下去,直接將馬牽走。
那個馬市老闆也是沒見過這麼豪爽大氣的客人,不僅送了一套馬具,還貼心的提醒他們從西邊出城的時候要小心點,城西五十里外有一個部族,名為耗廿部族,這個部族生性好鬥,勇猛異常,為了滿足他們體內的好鬥基因,這些耗廿人特意在部族中修建了一處決鬥場,被百姓稱為鬥獸場。
這些耗廿族人不僅喜歡族內打鬥,更喜歡拉著途經他們部族的路人打鬥,有時候即便明知對方不是武者也會強行拉到鬥獸場上一番搏鬥,打的這些路人非死即殘。
你若問為什麼魚化城的守將不管,那是因為這耗廿族人的少族長名為回烈,就是錫林勒格上主慕容寶玉的貼身侍衛,更是少主慕容灼灼的得力干將,就這背景,誰敢惹這些耗廿族人。
這是寧小川第二次聽到慕容灼灼這個名字,上次聽還是在平牢關,守將張醒山告訴他顏子嶽的死便是因為慕容灼灼,既然是慕容灼灼手下得力干將的部族,寧小川略微沉思,然後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意。
旁邊的聶紅衣跟了寧小川這麼久,一眼就明白自家公子想要幹什麼,微微皺眉提醒道,“公子,咱們此番來北蠻是為十二國器而來,來之前二少爺特意叮囑,不要節外生枝,咱們是不是能避開就避開。”
袁亥北咳咳一聲,斜著目光看向寧小川,似乎不太相信聶紅衣的話,因為他不覺得這個紈絝能做出如此冒險之事。
呂翊一聲不吭,心裡自有盤算。
寧小川轉身看向袁亥北,雙臂環胸,似笑非笑的說道,“袁將軍,身為朝中將領,你覺得這個耗廿部族我們該不該去?”
袁亥北沉眉說道:“我奉的是大奉天子之令,跟隨於你,護你周全,你若是真的去了,那我必會捨身相護。”
“別別別,捨生就不用了,本少爺不喜歡欠人東西,尤其是性命。”寧小川不以為然的說道,隨後翻身上馬,稍稍試了下。
“還不錯,在這裡好好休息兩天,買些乾糧和水,兩天後,我們出發去懸壺城。”
……
且說劉家商會這邊,和周舫想象中的差不多,貿易進行的很是順利,兩車絲綢很快就被兜售一空,第二天清晨,周舫聯絡好北蠻的商人後,將一批金石玉器和獸骨裝車後,簡單休整了一天後,便啟程南下。
這次返回大奉的路線和來的時候不太一樣,這次周舫選擇從城西出城,一直跟著劉會長的周舫臨時改道的決定讓劉紫蘇很是詫異,因為城西的耗廿部族他們也早有耳聞,為何周舫還專門條這條路走,這不是送死嗎?
周舫無奈解釋道,“咱們這一車都是金石,這些石頭裡面都是金塊,玉石,稍有差錯便會賠的血本無歸,來的時候已經很驚險了,誰又能保證回去的時候沒有馬匪擋路。
但是從城西走不一樣,五十里外有耗廿部族,這些部族雖然好鬥,但不貪財,只要你上去和他們打一場,不管輸贏,他們都會放你離開,就是輸的代價有點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