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道門風水一派的說法,世間萬物源於自然,誕生之刻既有氣運傍身,人有人的氣運,國也有國的氣運。
這種氣運稱之為國運,一個國家的國運和這個國家掌權者的氣運息息相關。
而一個國家掌權者名為天子,天子之氣名為龍氣,以龍氣育國運,鎮以龍脈,便可使國運昌盛,萬事不衰。
大奉坐擁千里之地,更是將百蠻覬覦的中原之地包於腹地,千百年來從未失過寸土,至於中原之地為何成為百蠻覬覦之地,除了明面上的沃野千里,人口眾多,資源豐富外,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中原之地乃是真龍盤踞之所,其下孕育著龍脈。
按照風水一派的說法大奉真龍為五爪金龍,盤踞中原,龍首坐中州,因此國家應建都龍首之地,以便歷代天子用自身真氣鎮壓龍脈。
龍身盤踞中原,因此中原為大奉之本,失之則國滅,興之則國昌;龍尾在南海,動之驚濤起,因此位於蘇州南部的南海,千百年來從未有漁船駛過,南海禁漁,也成了大奉的國法。
大奉皇陵位於殷都郊外,坐落於龍眼之地,目的也是鎮龍脈,興國運。
金陵冢旁的村子裡,一座恢弘的皇室庭院拔地而起,庭院的主人便是大奉平川王高昌。
高昌走到王府門口,門口的兩座石獅子栩栩如生,左邊雄獅口銜石珠,右邊雌獅腳邊臥著兩隻幼獅,翻滾嬉鬧,很是自在。
王府的門牌上,刻著平川王府四個鎏金大字,正當高昌盯著面前的四個大字怔怔出神的時候,一個身著青色甲冑的將軍緩步走到高昌身後,拱手道,“王爺,按照您的吩咐,金陵冢周圍十里之地都已戒嚴,任何人不得靠近。”
高昌轉身看著青甲將軍,淡然一笑,“柴將軍,我這個王爺就是個掛名,並無實權,你這從哪聽的我的吩咐啊?”
柴將軍直接跪在高昌面前,拱手喝道,“是屬下失言,這一切都是屬下的主意,和王爺沒有半點關係。”
高昌略微頷首,扶起柴將軍,輕輕拍了拍後者的手背,“別這麼緊張,日後我們相處的時間還長著呢,我也不是那種不講道理之人,關於皇陵的事情一定要嚴格保密,絕不能被任何人知道,尤其是御天鑑的那些牛鼻子,若是被他們盯上,那事情可就不好辦了。”
“王爺放心,有屬下在,這裡絕不會有任何問題。”柴將軍自信滿滿的說道。
作為青天衛的統領,柴紹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還是頗為自信的。
高昌點了點頭,藉著月光看向眼前的金陵冢,不自覺的露出一抹笑意。
……
定州,蒼同城。
上任定州牧典眉出事後,定州就一直處於沒有州牧的狀態,不過據說新的州牧吏部已經在討論了,不日就可上任。
如今的定州事宜都是由參司在處理,但是定州參司也不好辦,有秦峰這麼一個大將軍守在平牢關,有些事情參司自己還做不了主,還得請示大將軍。
當寧小川一行百人抵達蒼同城的時候都已經是九月中旬了,天氣傳冷,孤鷹高懸,勁風怒吼而過,黃沙掠地,對於那些自幼生活在殷都的官員來說,一時還真的有些不適應。
但對於空氣中的泥土黃沙味,寧小川只覺親切,不由得深呼吸一口,然後往西邊看去,蒼同城西行三百里就到項州邊境了,寧小川在項州生活了三年,對於他來說,那三年是自己最開心,最難忘的三年,如果沒有朔州那場刺殺的話,估計現在的自己也不會是孤身一人。
使團步入蒼同城,規模浩大,城門口,定州參司楊寅一身正裝攜百官對使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在下定州參司楊寅攜蒼同城大小官員恭迎使團,恭迎寧侍郎。”
寧小川微微頷首,“楊參司,不必多禮了,我們走了一路,又困又累的,帶我們去驛館休息吧。”
“好,請各位大人隨我來。”楊寅全程低頭,生怕得罪了這些使團大臣。
寧小川他們所在的驛館雖說在蒼同城中已算最後,可還是遠不如殷都,或許是參司大人也看出了隨行官員的不滿,趕緊叫來一些歌姬為這些是使團大人起舞奏樂。
蒼同城位於北境之地,在沒有戰爭的時候,大奉和北蠻商戶往來不斷,北蠻的牛羊肉,骨飾,狐裘,羊毛什麼的大量湧入大奉,而大奉的絲綢,茶葉,在北蠻也是極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