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坐龍椅上的高禎略微皺眉看向文官隊伍後面的寧小川,對於這個數次拒絕自己的年輕人,高遠心裡多少還是有些可惜沒有將他納為己用,不過有寧楓在側,倒也彌補了一些,畢竟都是寧家人。
對於自己外公突然提起寧小川,多少讓高禎有些意外,同樣的,胡統勳說的也有道理,若是讓寧小川去平牢關議和,人家北蠻來的好說歹說也是八王之一。
被人家看到來的是一個毛頭小子,還不知道人家怎麼想呢,自詡為禮儀之邦的大奉竟做出如此出格之舉,可不利於雙方的和平談判啊。
高遠回首,轉身看向自己外公,拄著柺杖的國師秦萬冢,“國師,胡大人說的不無道理啊,寧大人固然是少年英傑,可這此談判關乎兩國安寧,寧大人還是有些年輕,只怕是不合適。”
秦萬冢微微頷首道,“陛下,就像溫丞相說的,這兩國邦交之事本該由禮部負責,戴大人身體有恙,不可長途跋涉,那寧大人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
若是陛下考慮到年齡資歷這些的話,那確實是有些不合適,陛下因此換人,老夫也沒話說;不夠這次前往平牢關議和對於寧大人來說也是一次歷練和挑戰,若是不去的話,只怕是再沒有合適的機會了。”
寧小川暗罵歹毒,剛想開口,就被旁邊的寧楓拉住了衣袖,示意他現在還不是說話時機。
高遠看向溫哲,溫哲就好像一個沒事人一樣一句話也不說,這讓高遠大為惱火。
“陛下,老臣倒覺得國師說的不無道理,寧大人前往平牢關議和,於情於理都是上佳之選。”此時站出來攪和的正是戶部尚書嚴史嵩。
寧小川當場就想罵這個不要臉的老東西,這老東西是唯恐天下不亂,高遠很明顯是不願意自己去,話都這麼說了,這個嚴史嵩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聽不懂還是故意要和高遠過不去,敢在這個時候站出來攪局。
高遠看向嚴史嵩的目光就像是在看傻子一樣,但是此時的高遠也不好在朝堂上表現出來,只能尷尬一笑,“這……嚴大人說的也有道理啊。”
胡統勳再度往外一站,當初自己是農司大夫的時候沒機會進朝堂,如今自己是左僕射了,作為皇帝身邊的近臣,雖官位不大,但話語權還是有的。
“嚴大人,您說這話是真的為國所計嗎?這讓在下不免疑惑,據在下所知您和寧侍郎之間似乎有些恩怨,若是為了這些恩怨而耽擱國事的話,怕不是有些公報私仇在裡面。”
嚴史嵩站出來,臉紅脖子粗的狡辯道,“胡統勳,你別血口噴人,我嚴史嵩再怎麼說也是大奉一品官員,豈會和後輩小生斤斤計較,剛才所言,切是為國著想,絕無半點私怨。”
就在兩人爭吵之時,寧小川從文官隊伍後面走了出來,拱手朗聲道,“陛下,臣下願代替朝廷前往邊關議和。”
寧小川的話瞬間吸引了整個朝堂百官的注意,就連溫哲如此沉穩之人都忍不住回頭看了看他,秦萬冢則是深呼吸一口氣,原本緊張的神情也徹底放鬆了下來。
“寧侍郎,代表朝廷前往平牢關議和可不是兒戲,事關兩國邦交,一旦出了意外,極有可能導致兩國再度開戰,你可知道?”高遠沉眉說道。
寧小川重重的點了點頭,“臣下知道,若此番談判出了意外,臣下願負所有責任。”
“寧老將軍虎父無犬子,對寧侍郎的赤誠之心,老夫深感敬佩。”秦萬冢大聲喊道。
這個高帽戴的寧小川這下不去都不行了,龍袍下的高遠雙拳緊握,只得硬著頭皮說道,“既然如此,那就委屈寧侍郎走一趟吧,不過為表誠意,朕決定手書一份交給愛卿,至於隨行人員,卿可隨意挑選,然後稟報吏部,最多一個月時間必須出發。”
“臣下遵旨。”
滿朝文武誰都沒有想到這代表大奉前往北蠻議和的差事最後居然落到了寧小川頭上,但是這一次卻讓所有官員都看了秦家和寧家不對付的畫面,看來日後的朝堂上有好戲看了。
……
退朝後,寧小川和寧楓回到寧府,兩人一進門就談論起了此事。
寧楓皺眉沉思,臉色深沉,“這代表朝廷前往邊關議和對於其他官員來說或許是個肥差,但是對於小川你來說,可就不一樣了,這搞不好可是要送命的。”
“我知道二哥你的擔心,無非就是覺得我年齡太小,資歷不夠,沒有那些老臣有魄力,有能力,在議和之事上可能會吃虧。
不過二哥,我覺得這些您大可不必擔憂,別忘了你弟弟我可是和東海王,苗疆大祭司打過交道的,就資歷而言,絕不遜色與朝中大臣。”寧小川胸有成竹的說道。
寧楓凝眉說道,“你別太掉以輕心了,此事馬虎不得,而且我總覺得秦萬冢費盡心思讓你去平牢關議和絕不僅僅是對付你這麼簡單,我總有一種預感,他要對我們寧家下手……”
這也是寧小川一開始所擔心的問題,“二哥,不瞞你說,這也是我所擔心的,現在爹閒賦在家,朝中就你我兄弟二人,我若一走,那老東西極有可能要對你下手,這些天二哥你還是得小心一些。”
“這你放心,再怎麼說二哥身後也是有陛下的,想要給我設套,他秦萬冢還不夠,除非他想犯大忌派人行刺於我,否則,單論廟堂功夫,二哥我可不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