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和離
皇上看著殿中李柔娘那哭紅的雙眼,心下不忍,他清了清嗓子,道:“朕有愧於你,有愧於你們方家,確實無法償還發生在你和你女兒身上的痛苦。今日前來,朕想,你是有話要說的,那你便說吧,朕會盡量滿足於你。”
話音剛落,剛才發話的那位大臣附和道:“是啊,方夫人,你有什麼想要的補償,但說便是,為天子效命,是我大蕭子民的福分。”
遭了!
皇上聞言想制止他說下去,卻看到李柔娘神色一變,不顧臉上縱橫滑落的淚水,大聲說:“是,所以陛下當年為了牽制我方家、牽制鹽道,讓我年僅八歲的孩兒到長鳴山為質,我們也同意了!”
話音剛落,殿內一片安靜,眾大臣似乎不太確定他們剛才聽到了什麼?
質子?
蕭彧震驚地看著李柔娘,抬眼看向主位,在皇上的臉上看到了愧疚。
是的,他為了牽制方家手中的鹽道,將鹽道緊緊掌控在自己手中,竟讓年僅八歲的方星辰獨自一人前往長鳴山,說得好聽是為了乞求家人平安,實質上,他是作為一個質子而去的。
可這些,方星辰和葉清此前確是不知道的。
如果他們早就知道的話,方星辰還能與他為伍,葉清還會嫁給他嗎?
他不解,緊緊地盯著葉清那依舊一動不動的身影。
而李柔娘也再次哭了起來:“可憐我兒星辰,他才八歲,那麼小,從來沒有出過遠門,就一個人去了長鳴山,他是多麼地無助、多麼地害怕、多麼地想家啊……長鳴山的冬天那麼長、那麼冷,前去探望的人回來告訴我,他的手腳都長滿了凍瘡,整個人都變了,不再愛說話、不再活潑,甚至以為,我們為了他的妹妹,不要他了……”
聽著李柔娘聲淚俱下地哭訴,殿內已有大臣跟著紅了眼睛。
人群中間郭大人,似乎想到了自己的兒子,用手拭擦了一下眼角。
皇上沒有說話,他閉了閉眼睛,卻沒有阻止李柔娘說下去。
或許,多年前的他,真的做錯了。
而且,錯的很離譜。
其實依他對方錦年為人的瞭解,正直如他,即使不知道自己帝皇的身份,他都會好好管理鹽道,不會做出有損鹽道、有損大蕭的事的。
李柔娘擦了擦眼淚,深深吸了一口氣,繼續開口:“後來,我兒學成跟著宣王殿下下山,您為了繼續牽制我方家,派人前往蘇州,要求我方家舉家遷居京都。為了我兒星辰,為了方家上下一百多口人和鹽道上跟著我們多年的弟兄,我們無法,只能遷來……”
皇上張了張嘴,想說話,卻最終沒有出聲。
其實,他讓方家搬到京都的最初目的,並不是為了牽制他們。
這麼多年,他也明白,方家是不會對他不利、對大蕭不利的。
只是當時,蕭彧從陽城帶來了那本《大蕭糧食通道調查》,他怕西涼人會對方家動手,想著京都天子腳下,能更好地保護他們。
可自己的這片苦心,卻令他們誤以為自己是為了牽制他們嗎?
是從何時起,他與方錦年之間,到了這般田地。
沒有信任、只剩猜疑和防戒了嗎?
是當年為了幫助他逃脫起,是當年他讓方星辰為質起,還是為了他沒有及時派人為他們的女兒解毒時起呢?
原來,他竟在這麼年的刻意或不經意之間,傷害了他們那麼多。
可當年,他與方錦年也稱得上摯友啊!
“如今兩國之爭,為了這條方家手中僅剩的鹽道,我兒星辰傷重,我夫錦年失去了一條腿至今昏迷不醒,我兒泰曄,更是失去了性命……陛下,婦只有一個請求,讓我方家全家遷居回蘇州,鹽道之事,我方家從此不再過問……”
殿內一片安靜,只有李柔孃的哭泣聲斷斷續續地傳來,還有皇上那聲嘆息。
或許當年皇上有不得已的苦衷,但最近方家所發生的事,對他們卻是如此的殘忍。
畢竟,那是一條活生生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