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鐵桿支持者
一聽胤禎指責他府邸是賊窩,胤祥便知老十四已經知道了四哥在皇阿瑪面前為他求情的事,他雖然豁達,卻是心細,這事關係到日後與老十四相處的問題,他不敢大意,忙收斂了笑容,解釋道:“十三分府的時候,年紀小,大多都是四哥為我打點的,府中不少人都是四哥送來的。”
見胤祥收斂了笑容,一本正經的解說,胤禎也不以為甚,對他來說,只要胤祥去了海軍,就難逃他手心,他微微笑道:“十三哥無須較真,十四隻是以此提醒你帶去上海的人,要細細甄別。”
“十四弟放心,我心裡有分寸。”胤祥說著已是轉了話題,“十四弟要去看大哥?奉旨問話?”
胤禎搖了搖頭,道:“皇阿瑪已經允准,所有兄弟,每逢年節,皆可去探望。”
胤祥一聽允准,便知又是胤禎求請,不由大為感嘆,老十四這招實在是高明,不僅全了兄弟之情,也全了父子之情,此例一開,連帶著一眾宗室親貴對他都要感恩載德,微微沉吟,他才道:“大哥那裡,我就不陪十四弟去了,以免大哥見我尷尬。”
尷尬?胤禎隱隱感覺到一廢太子後,十三不被康熙所喜,應是與太子有關,難道是老大揭發的?這些事,他也不好深究,便笑道:“走走吧,皇阿瑪可是說了,老十三想要爵位,自個去海軍掙。”
一聽到這句話,胤祥只覺得熱血沸騰,爵位一眾成年的兄弟都有爵位,就他老十三沒有,這幾年,他一直視此為奇恥大辱,每次聽到兄弟們晉爵,心裡都要難受好些天,因為沒有爵位,他即便是在一眾弟弟面前也抬不起頭來。
而更為重要的是,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康熙對他的態度已經有了轉變,這怎不讓他興奮,回過神來,胤祥連忙緊趕幾步,跟上胤禎,急迫的問道:“十四弟,皇阿瑪真是如此說的?”
“那是自然,我豈敢矯旨?”胤禎說著,就一五一十的將康熙談及十三的情形說了一遍。
細細揣摩了一陣,胤祥長身一揖道:“十四弟,到了上海,十三一切唯您馬首是瞻。”
“十三哥不必多禮。這可還在京城呢。”胤禎一把拉起他笑道。
胤祥起身道:“說的是,那我就不陪十四弟了,我去探望一下陶庵丈夫(法海)。”
“陶庵丈夫聽聞你大好,必然欣喜,你自去吧。”胤禎輕笑道,法海被老十三牽連,從四品黜到七品,老十三心裡必然內疚之極,胤禎倒是不便陪他前去。
見胤祥升轎而去,胤禎也回身上了轎,沒老十**著,他獨自一人去探望老大胤禔,也怕遭惹閒話,起轎後,他便吩咐道:“回府。”
才出外金水橋,李衛便折回來稟報道:“稟王爺,十五爺在前面候著呢。”
胤禎揭開轎簾瞅了一眼,果見老十五已是換了便裝遠遠的站在對街,微微一想,便知他不清楚老十三與自己的關係,不敢與老十三呆在一起,怕引起誤會,這才遠遠的等著,不由暗笑,老十五倒是可造之材,能有這份謹慎,在京中倒也足以自保,“著他跟上便是。”胤禎說著,放下了轎簾。
十三胤祥能如此順利的拉進海軍,胤禎也有些意外,他舒適的靠在軟墊上,默想著,能把十三拉到海軍,不僅是斷了老四的一大臂助,也保全了老十三,胤祥在朝務上可是一大人才,不知道在軍務上如何,既是號稱文武全才,應該也差不到哪裡去。
而康熙譴胤祥前往海軍效力,肯定有他的如意算盤,但他對海軍卻沒有深刻認識,還停留在水師的層面上,不能跨海遠征,胤祥在海軍中很難豎立威信,也難有作為,更談不上對他形成制肘。
滿人對海洋似乎都有著天生的恐懼感,康熙也不例外,鄭和七下西洋都安然無恙,他們何至於就會出事,這年頭的海戰可很少有大規模的,西歐各國,此時正在歐洲爭霸,哪裡有暇東顧?
再說,胤禎還準備在南洋建立海軍基地,如何能不跨海遠征,說不得,只能來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了,拼著一頓責罰,南洋也是要親跑一趟的,已經大半年了,也不知道鄭清遠、張德才他們在南洋發展的如何了?
熙春園,靜心齋。
三阿哥胤祉與陳夢雷正在閒聊,幾乎是同時接到‘良妃娘娘薨了,八阿哥悲痛昏迷。’這兩個訊息,胤祉聞報大喜,如此一來,老八就須得在家守制,再加上病痛纏身,差事肯定是沒有了的,僅靠老九、老十兩人是成不了氣候的,老八一黨這下可得偃旗息鼓一陣了,至少在二廢太子這段時期,是掀不起風浪了。
雖然胤祉神情如常,掩飾的很好,但陳夢雷卻從其眼睛中捕捉到了他內心的興奮,稍稍沉吟,陳夢雷才道:“三爺,八爺這一病一守制,八爺黨必然大為收斂,而十四爺現在亦甚是安靜,雖說是絕妙的機會,但三爺風頭不宜過盛,以免得不償失,若皇上確是屬意三爺,定然會步步為營的鞏固三爺的勢力,三爺只須順勢而為即可,當然,這種大好機會,也不能就此放過,不過,還是暗中吸納,培植勢力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