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崇禎是朱元璋幾世孫> 第一百四十七章 梳理體系,又有要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四十七章 梳理體系,又有要事! (2 / 3)

若說定國安邦,那,這一塊或許也是很重要的一點?

想到這裡,崇禎冷著臉,重重在官字上一筆劃去,將這個字狠狠劃掉。

官,在崇禎的眼裡,幾乎就沒有什麼好印象。

無論是早期的糊弄皇帝甚至操縱皇帝,還是之後的層層壓榨貪汙,亦或者最後的投降賣國,都讓崇禎相當厭惡。

“要繼續堅持,不能給以往的官員體系留下生存的空間!”

崇禎直接據此定下一條準則。

官員的作用,本就是代天牧民,既然吏員,嗯,現在稱為九品村令,也可以直接管理百姓,甚至效果更好,那麼崇禎自然沒有必要重建那套讓他厭惡的體系。

以前的官員體系,等於直接將每個位置都放滿官員,然後讓這些官員一個管一個,從上到下管理國家。

而現在,崇禎所塑造的體系,卻不是如此。

村令體系,不是從首輔或者首相開始,而是從最底層直接與百姓接觸的吏員開始。

算起來,崇禎當下建立的體系,是直接從下往上搭建,先在底層紮根扎穩,然後再往上一層層根據需要來增加。

這樣一來,雖然搭建的速度顯然比之前的官吏體系慢了不知道多少,但是卻能保證對底層的洞察以及確保沒有冗餘官吏。

當然,這套方法的壞處便是,在更上層的官員沒有搭建起來之前,崇禎必須將所有上層官員需要完成的工作,都由他這個皇帝來承擔。

若是皇帝本人沒有高效執政的能力,或者熟練的執政技巧,那麼必然的結果便是整體體系的運轉失靈。

相當於在一開始的時候,對皇帝本人處理政務的能力要求極高。

而舊有的官僚體系,則從一開始就可以做到所有的事情都有官員掌管,皇帝只用安排事務以及問責就好。

這樣的情況下,哪怕皇帝只會打仗,也完全可以保證朝廷平穩運作。

“紳......”

崇禎開始斟酌這個字要不要留。

紳,這裡指代的是村子裡的族長或者鄉紳。

以往的時候,朝廷便是透過管理他們,以此管理鄉村的。

崇禎當然不是在思考是否讓鄉紳們再替代村令,而是在思考,要不要給鄉紳的存在留下活路,亦或者,直接堵死鄉紳的生存條件。

猶豫幾秒後,崇禎終究還是直接在紳字上,以筆劃過,將其劃掉。

“既然以村令為主的體系能夠定國安邦,那這些鄉紳們,便為國犧牲吧!”

鄉紳在功能上,到底與村令重疊的地方很多,但是偏偏又會對村令執法產生掣肘。

若是允許鄉紳的存在,那麼在村裡保有聲望威勢的他們,就會對村令的執政造成壞的影響,甚至讓村令執法之前必須得到鄉紳的認可才能正常執法。

儘管鄉紳的存在肯定也能為村令體系提供監督的作用,以及能配合村令更好排程人手,但是終究還是弊大於利。

這一劃,便是在崇禎心中劃掉了鄉紳們存在的空間,從此之後,他制定政策,都會限制掉鄉紳存在的可能,以保證村令體系的貫徹。

這樣梳理之後,崇禎對自己做出的這套體系有了更深的瞭解,不由喃喃道:

“村落之中,終究只該也只能有朝廷的聲音。”

既然如此,那崇禎便打定主意,之後就算對體系進行修改,也一定保證村令體系在底層的話語權。

甚至,等春耕結束,他能抽出手後,城池之中的新體系,也應當做到同樣的掌控效果。

不過,這肯定都是後話,當下,還是得先好好分析清楚村令體系為何如何起到定國安邦的效果。

其他拓展延伸之類的事情,眼下先不考慮。

於是,思考之後,崇禎又在白紙上寫出了一個大大的農字。

在他看來,村落為什麼需要管理,為什麼需要重視?

自然是因為這直接涉及到農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