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政令一起下達的,還有之前就決定的新職位與老吏的對應。
原定的一千六百多人,逃了兩百多人,剩下的一千四百來人中,一千零四十七個人被安排了直接的政務工作。
剩下的則是讓他們暫且等待,準備傍晚開始去校場給新軍將士教學。
被安排繼續為吏的那些人等,都明顯積極性相當高,而安排當先生的吏員則不僅明顯失望,甚至還有偷偷給傳令的將士塞銀子,試圖賄賂新軍將士的。
畢竟,在他們看來,只有做事兒,發揮他們的特長,才有往上發展的機會,攀登當官的可能性。
這被分配教書,如何能夠體現出他們的能力?
而且,他們這些四書五經都不熟稔的老吏,乾點雜活,做點事情還行,教書當先生哪裡比得上那些正規的先生?
真要是一直被釘在先生的位置上,現在人手缺乏的時候他們還能有用,但是一旦正規先生到位,那他們能力不如人,資格不如人,又如何能夠立功升官?
但是,無論他們心裡是怎麼想的,崇禎下了命令那就不存在討價還價的空間。
於是,在這些被迫當先生的吏員們羨慕的目光之中,那些安排了對應崗位的吏員,便高高興興、神采奕奕地出發了。
此前在御書房撰寫的三百條政令可不是鬧著玩的,隨著每個吏員搭配一名能夠識文認字的新軍將士出發,這兩千多人便從吏員家中,散佈到了整個京城。
部分職能人員自然是直接朝著相應部門而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但是那些街道、戶政、商榷等等直接與人打交道的吏員,卻紛紛朝著百姓住所趕去。
————————————
“猴兒三,猴兒三!快出來,老哥我尋你有事!”
“嘭!嘭!”
“快開門!”
一名之前在吏員群中看著唯唯諾諾的中年吏員,此刻站在一處木屋門前,大聲呼喝,手推腳踹地叫著門。
不一會的功夫,一個瘦削的男人畏畏縮縮左顧右盼地將房門開啟,看到站在中年吏員身邊的新軍將士還下了一跳。
“張哥,您這是?”
“誒,外面,現在安全了?”
猴三兒看著一副賊模樣,門開啟了還側在木門內,探出個頭左右打量,一副老鼠出洞的樣子。
“出來!什麼安不安全的,當下崇禎陛下已經將闖賊殺潰,整個京城都光復了!我來找你就是讓你辦事兒來了!”
“趕緊出來,跟我一起去找王四他們幾個!”
等猴三兒被他扯出來,張吏員又點頭哈腰朝著身旁的新軍將士解釋:
“軍爺,這是我一幫閒,平日裡同時街坊,宣告事項,靠著他們四處敲門將坊裡的百姓都叫出來,然後我給百姓們宣講內容。”
京城城內人口約莫有三十多萬,加上週邊的農業人口,總數能有八十萬。
雖然因為戰亂的原因,逃離了不少,但是周邊湧入投奔親戚的只會更多,如今京城內的人口可能都有四十大幾萬。
這麼多人,光靠京城那麼些個官員肯定管不了,還得加上吏員。
但是吏員真正為朝廷幹活的,也就那麼千把個,而且還都分在各個不同的部門,街面上的算起來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