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之對答的,乃是王永吉的部將,他這明顯是藉著部將的話,將自己的想法引出來。
儘管他在看見京城陷落之後,就立馬撤軍,但是在他的心中,其實還是更希望歸於明。
畢竟,所謂大順闖軍,不過是流寇罷了,他又不是沒打過流寇,投降他們終究難看。
南面明廷早晚會成立,帶兵投之,做個實權總督多好?
但是這話吳三桂等人聽了,明顯眉頭一皺。
南面就算會出明廷,那也絕對是偏安一方罷了,至少當前的北方肯定要被統統放棄,到時候能留下多少地盤都不好說。
他們關寧軍根基就在這北面,士卒的家屬也都在北方。
管不到北方來的朝廷,要之何用?
不用吳三桂主動示意,就立刻有關寧將領開口:
“大明正統都被闖軍滅了,南邊就算建個小朝廷又有何用?大明太祖不也是流寇打起來的麼,這李自成說不定就有皇命呢?”
“若是這樣說的話,那女真也建了所謂大清國,他們豈不是也有皇命在身?而且要說打仗,到底還是女真更強吧?這要是投了李自成,轉眼又被女真滅了,豈不是太虧了?”
“誒,你一關寧軍,與那女真應該血海深仇,怎麼還想著投降女真?”
......
王永吉與吳三桂都不正面表態,那底下的將領自然就吵起來了,南面來的,便都想著找個明朝朝廷投靠,關寧方面的則要麼想著投靠李自成,要麼想著投靠滿清。
畢竟,所謂關寧與滿清血海深仇,那都是說的底層普通軍民, 這些當官做將的,不少人都有親戚本就戰敗投了女真,叛來叛去的,其實上層沒什麼損失。
當然,畢竟與女真打了這麼多年,儘管女真越做越大,甚至都登基開國自稱滿清,但是真要讓他們一仗不打直接投降滿清,多少還是有些不願意。
“那不若,與女真聯手,抗擊闖賊?借虜剿寇如何。”
這次說話的是王永吉。
到底關寧軍為主,他硬要南下尋明廷,肯定是不現實的,除非他只帶自身親兵離開。
“抗擊闖賊......暫且看看吧,如今局勢不明,要不先等訊息?”
吳三桂斟酌了一下,但還是暫時否了。
李自成能否成事,滿清對此是何態度還未可知,實在不宜當下就做決斷。
旁的不講,兩邊都還沒報價呢,至少等到雙方給出投降的籌碼之後,再做選擇也不遲。
闖賊女真,兩家都定下了國號,雙雙登基稱帝,顯然都是意在一統天下。
他們如今佔據雄關,手掌大軍,雖然腹背受敵之下自成一派是顯然不行,但是滿清、大順雙方,任意一方得到他們的投靠,都必然導致勝利的天平大舉傾斜。
如今的他們,戰略意義絕對是舉足輕重,就看哪一方給的誠意更足了。
“闖軍的使者還沒出現嗎?”
“是的將軍,當下並沒有闖軍使者求見。”
“闖軍部隊呢?”
“同樣沒見著蹤跡。”
......
一番沒有結果的討論結束之後,吳三桂再次回到自己的住所,翻看著多爾袞的信件,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