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若是要說,崇禎其實離開京城沒有多久,也就十天半個月而已。
但是,當初的他可是抱著以身殉國的心態,出發去的昌平。
當時與皇后太子告別,稱得上是以生離死別的心態和他們分開。
如今不僅劫後餘生,而且大勝歸來,看著這熟悉的宮牆,崇禎心中一下子湧上了溫情。
於是,御駕當即再次進發。
————————————
“陛下,該上早朝了。”
呼喚聲將崇禎叫醒,揉揉仍然疲倦的額頭,崇禎問道:
“什麼時辰了?”
往窗邊一看,天色已經微微亮,確實一夜過去了。
昨晚,崇禎見過太子朱慈烺與周皇后之後,聚了一會說了說話,順便也從他們的角度瞭解了一下那次捷報上專門強調的籌款為何沒有動靜。
朱慈烺終究只有十來歲,無論是經驗還是能力都太過稚嫩,被默契團結的朝臣糊弄過去也實屬正常。
安慰勸勉太子一番後,崇禎便又去御書房檢視這段時間以來的軍情戰報。
情報可不像小說,一目十行看過去就行。
檢視軍情、分析戰況、思慮應對......加上不時參考臣子們奏章上的分析,字句斟酌之下,崇禎這一看,就是好幾個時辰。
昨晚他休憩時,都已經子時(十一點到半夜一點),現在起來,也就睡了兩個時辰而已。
儘管一直以來崇禎都相當勤奮刻苦,但是畢竟舟車勞頓,今天起來的時候明顯更加疲憊一些。
“陛下,要不先休息一日?您剛剛打仗歸來,太過辛苦了。”
見到崇禎皺著眉頭,眼睛睜開都費力,前來提醒的太監不由關切問了一句。
其實自明英宗以後,明朝皇帝就越來越不喜歡上早朝了。
英宗即位的時候只有八歲,上早朝也是乾坐,自然也就放羊。
後來的皇帝有了先例,也都嫌天天上早朝太累,所以就改為透過批閱奏章來處理各類事務,早朝只是偶爾舉行一下罷了。
像嘉靖帝,更是創造了二十多年不上朝的傳奇。
事實上,明朝中後期,也就只有崇禎這一個皇帝是每日早朝都到。
“軍國大事當前,怎麼可能休息!為朕著衣。”
崇禎不愉地瞪了伺候的太監一眼,當即讓太監嚇得渾身冷汗,趕緊與周邊的侍從一起服侍。
經歷過昌平一次次的殺伐,甚至數次闖賊殺入城中,崇禎現在殺伐果斷的帝王氣明顯更重了。
睡眠不足的起床氣,看著都像是要殺人一般。
洗漱收拾,一套完成之後,崇禎的精神恢復了許多,拿上他昨晚思慮之後大致擬定下來的名單,便往太和殿去了。
今天早朝商議的主題,毫無疑問將是守衛京城抵禦闖賊。
崇禎不指望朝臣們能夠給他出多麼好的主意,或者冒出願意主動請纓作戰的將領。事實上,經過了昌平之戰後,他也再沒有把戰場指揮權交給旁人的想法。
此次朝會,他的目的,便是想辦法將他覺得有才能有用處的大臣安插進城防裡,然後擇機嘗試加持洗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