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讓曹顒覺得狗血淋漓的真相,程氏閨名瑤芳,因打小隨母外居,所以隨母姓為邱。
八歲時,生母病故,程門顧老太太使人將孫女送到曹家侄女處。
曹寅髮妻顧氏當時已嫁進曹家十年,一直未育,對這個身世堪憐的表侄女視若親女。邱瑤芳以表小姐的身份,留在曹家,養育在顧氏身旁。
沒想到,不到兩年,顧老太太、顧氏相繼病故。邱瑤芳生父,早已有了嫡女愛妻,哪裡還會記得有個庶出女兒在外頭,當然也不會使人來接。
邱瑤芳才十歲,失了表姑母做倚仗,在曹家處境尷尬。
因顧氏是夫妾孃家之女,孫太君對這個媳婦向來不太待見,對媳婦的表侄女也親近不起來。
還是曹寅顧念髮妻生前情分,待瑤芳如常,使得小姑娘心中慢慢踏實下來。
一年後,李氏進門為續絃。
她待人溫柔,對丈夫前妻留下的這個表小姐也無惡感。只是兩人關係,若是待之親近了,有巴結丈夫前妻孃家人的嫌疑;若是待之冷淡,容易落下閒話,好像容不得舊人。
因此,對於這個寄居曹家的小姑娘,李氏也只能待之以禮。
邱瑤芳也曉得姑父後妻,不像姑姑那樣親近自己,小姑娘戰戰兢兢中,只能越發依賴姑父。曹寅喜她活潑伶俐,倒是真心疼愛。
而後,曹顏出生,而後兩年,李氏無孕,孫太君為得男孫,張羅在家生子中挑人,想要為兒子添一房妾室。
這時,邱瑤芳已經是將到及笄之年。
曹寅這頭,已經同妻子商量,為邱瑤芳尋親事。只是瑤芳畢竟是程家女,上有親父在,曹寅不好自專,就想著何時到揚州時,同瑤芳生父商議此事。
沒想到,事情卻有了變故。
少女心事,變幻莫測。
數年之間,對曹寅的依賴,已經使得小姑娘不知不覺情根深種。
待得知孫太君已經挑了個與自己差不多大的丫鬟,要給姑父為妾。瑤芳就犯了一個錯誤,藉著自己出入曹寅書房便宜之便,誘惑了醉酒後的曹寅……小姑娘想得天真,原以為以姑父敦厚君子的姓子,只要生米煮成熟飯,自己就能為曹家妾室。卻是不曉得,曹寅不止是織造,還是皇帝安排在江南籠絡江南文人的親信。
儒家禮數,卻是要命。
曹寅之所有在江南混得如魚得水,除了他有一半顧家血脈,被江南士林視為自己人之外,還因為他行事方正,口碑極佳。
納妻侄女為妾,在旗人中不算什麼。
姊死妹續,姑死侄替,自古有之。女家是為了自家外甥子不受異姓後母凌虐,男家是為了留下亡妻的嫁妝或者保全兩姓姻親。
漢人重倫理輩分,能接受“姊死妹續”,對於“姑死侄替”,卻是敬謝不敏,視為[***]失德之舉。
曹寅當時在江南已經待了十來年,焉能不知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
況且,他雖是旗人,打小卻受儒家正統教育,對於自己“酒後失德”之舉,也是慚愧不已。只是他還不會去遷怒一個自己看著長大的孩子,只能責怪自己無德罷了。至於納邱瑤芳為妾,那是想也沒有想過的。
羞憤之下,他藉口公事,暫離江寧,往外地公幹去了。
邱瑤芳戰戰兢兢過了一個多月,不見曹寅回府。
這個時候,就趕上李氏不舒坦,太醫診出,有兩個月身孕。
孫太君盼了多年孫子,聽說媳婦有喜,自然歡喜不已。邱瑤芳得了訊息那刻,卻是恍惚之中,暈了過去。
倒不是她盼李氏無子,而是她到底是個未經世事的小姑娘。鼓足勇氣做下醜事,心中也不安,後來曹寅一去不返,也讓她明白點什麼。
如今李氏有身孕,連“無子納妾”這一條也保不住,她自是惶恐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