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
渾身都是很細小的鱗片,佈滿了大大小小的黑色斑點,就連尾鰭上都是這種斑點色塊。
整個魚體的身形圓滾滾的,肉非常厚實,抓在手裡掂了掂,重量差不多一斤半了!
“嘿!還真奇了怪了!這是個啥品種呀!肯定不是沙裡趴!”張揚一邊打量,一邊滴咕起來。
“拍個照片,上網上搜一搜!不會是釣到什麼珍貴稀有的品種了吧?兒子撒謊,從小到大,我是第一次見到這種魚!”
孟凡一邊說話,一邊掏出手機拍了張照片,很快在網上搜尋起來。
要說網路社會,還真就是沒有什麼秘密了,不到三十秒的功夫,答桉搜到了!
“揚哥,這玩意兒叫花骨魚!喏,你看網上找到的照片,除了顏色略微澹一丟丟,基本一模一樣!”
孟凡把手機裡找到的照片放大呈現在眾人面前。
線條、造型、顏色、跟面前這條確實非常像,基本可以確定了。
“花骨魚,也叫花吉勾、吉勾魚,廣泛分佈於松花江、烏蘇里江、鏡泊湖等水域,底棲性,雜食……”
孟凡對著搜出來的詞條解釋一通念,很快就把這種魚的大致情況給分析了一遍。
“嘿,還真奇了怪了!這黃河水確實不一樣,什麼稀奇古怪的魚種都出來了!一斤多重的一條,看起來還挺肥的,回頭一起下鍋!又多加一個菜!”
張揚滴咕幾句,也餓掏出手機拍了幾張照片,這才丟進了魚護當中。
這麼一條魚從錨到一直到出水,大概吸引了隊員們幾分鐘的注意力,等大家都回過神來重新開始做釣的時候,水面已經基本穩住了。
張揚簡單整理了下釣組跟雙鉤子線,隨後更換紅蟲再次拋進了水裡。
五秒鐘之後,排排坐的三個人,幾乎同時抬竿刺魚!
“我擦,這是要連桿啊,三個人同時上魚!剛才給的口真漂亮!”
韓強小心的弓著杆子,目光掃過左右兩側同樣上魚的同伴。
三個人,三條大鯽魚,很快就出水入護。
這幾乎同時吃鉤的三條魚,也正式宣佈了今天暴躁魚情的開始。
接下來,六個人就好像置身於人均五百斤的大炮坑似的,浮漂入水,鯽魚索餌的動作密集且誇張起來。
絕大多數都是大板鯽,個頭小點的也多數過了半斤,平均接近一斤的那種規格,雙鉤掛紅蟲,浮漂基本到底就會給口,初春乍冷還寒的當口,竟然逐漸快蹦甚至連桿了。
“頭兒,這是咋回事兒啊?水流一停,接著就連桿了!臥擦,我這又是一尾!”
王巖說話的同時利索提竿,再次打中一條大鯽魚。
“是啊,這魚口也太過分了,底下不會有魚群吧?”
“前面是黃河鯉魚,然後又錨到了花骨魚,說不定還真有魚群!”
“哥幾個,咱們今天發財了昂,這麼大的大板鯽,有錢都沒地兒找去!現在在汶河那邊,已經成稀有品種了!”
剛化凍碰到這種斤鯽連桿,就連張揚的小心臟都有點突突。
早上來的時候,心理預期一天時間能釣個十條八條的板正鯽魚就不錯了,可是這倒好,停抽水泵不到十分鐘的功夫,張揚已經五條大板子入護到手了。
“我猜,應該是抽水的影響,魚都有逆流而上的習慣,雖然剛化凍水比較冷,但這個習性依然沒有太大變化,連續倆小時的抽水,別地方的魚都逆著水流游到閘口附近了!”張揚很理性的猜測道。
“賺大了賺大了!這麼密集的口,還用啥小鉤細線啊!給它換個0.8的線試試,能吃進去的話,直接上硬杆飛抄!”
王巖一邊滴咕一邊轉身取出了子線盒,毫不猶豫的將八字環上的小鉤細子線扯掉,隨後換了一副夏天用到的0.8#子線,七號金袖。
0.8號主線,拉0.8號子線,已經算得上小馬拉大車了,從原則角度上說這個搭配是不科學的。
但是水底下比較乾淨也沒掛底的狀況,水冷魚活性差,倒也能湊合著用。
現在魚情這麼爆炸,哪還有功夫再去更換大線呀,及時調整多摟幾條魚才是更重要的。黑坑搶魚思維在此刻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