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三十五章 謝貴寶 (2 / 2)

學生們剛才只伸著脖子看了個大概,此刻蜂擁而上,眼珠子都差點掉在讀片器裡面。

看了一會,陳教授問道:“誰來說說看法?”

一個30多歲的醫生答道:“陳老師,這手術怕是不好做。”

“為什麼?”

&n,沒有手術餘地,無法徹底切除。”

“嗯,詳細說說。”

那醫生已經升到主治,做過不少支氣管手術,水平不低,當即娓娓道來。

“氣管是軟硬通吃,一方面,它本身有很強的伸縮能力,這是軟;另一方面,它上端不能變,下端連線肺臟,肺臟又連線心臟,同樣不能變,這是硬。”

“若切除過長,則脖子將無法活動,只能永遠保持低頭含胸的姿勢,生活質量很低。”

“如果說為了生命考慮,低頭含胸還勉強可以接受的話,那下端無法連線肺臟,這是無論如何不可接受的。”

“人工氣管又尚未成熟,無法使用。”

&n以內可以切除,超過5cm,就無法切除了。”

幾位志願者聽得明明白白,個個目露悲慼,帶著最後一點期待看向陳教授。

陳教授輕咳一聲:“謝老師,你的情況,手術確實是沒法做了。”

最後一點希望被擊破,謝貴寶想回應一聲,卻發現自己說不出話來,最後唯一能發出的聲音,就是連續的咳嗽。

那位中年婦女不忍地問道:“陳教授,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了嗎?”

“本來靶向治療是一個很有希望的方向,可惜謝老師驅動基因檢測陰性……當然,陰性也可以試用多靶點藥物,比如安羅替尼,就是效果上面,不一定有那麼好。”

陳教授說得委婉,中年婦女沒法確認他的意思,追問道:“就是說還是有效的對嗎?”

“呃,效果可能是有的,雖然是三線藥物,但這種情況下,也是可以試試的。”

這次大家都聽懂了——可能有效、三線藥物、可以試試,其實就是走投無路搏一把。

事實上,按照臨床資料,三線藥物的效果也就是延長三四個月的壽命。為了這三四個月,值不值得忍受著副作用花錢搏一搏,見仁見智。

就醫生角度而言,既然有效,自然是要建議患者試一試的。

陳教授又說道:“除了新興的靶向治療外,其實傳統的放療、化療也是有效的,除此之外,還可以去……(多麼可悲,我是專業人士,我懷著良知,但我不敢明說)”

這個大家就更懂了,一般醫生比較有把握的時候,就會讓你手術,輔以放化療。

醫生們束手無策的時候,就會讓你去尋求其他治療。

癌雖然是絕症,卻不會馬上死去,並且就算治不好,家屬也能接受,不會認為是療法不對,這就給各種療法留下了很大的空間。

同樣,也給醫生們留下了空間——確認沒救的時候,可以把患者推到某種療法的懷抱中去,不必遭受患者在絕望中的糾纏。

醫生們解脫了,患者看到希望了,療法們賺到錢了,三贏。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