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心臟主題的暖翠廳也被我一院佔據就好了。
那心胸研究室的揭牌就更轟動了。
嗯,李一山說明天有臺心臟粘液瘤,難度大得絕無僅有,也是王磊開。
那麼……
嘿嘿嘿。
浮嵐廳內,面對無數懷疑的目光,雷俊胸有成竹地解說:
“眾所周知,RAAA(腹主動脈瘤破裂)手術的關鍵,就是阻斷!”
“各位,你們即將看到驚豔你們雙眼的阻斷技術!”
學生們不明所以,愛德華等高年資外科醫生全都睜大了眼睛。
阻斷,即阻斷腹主動脈,是RAAA搶救的關鍵,是對醫生基本功的重大考驗。
為什麼一般的三甲醫院RAAA手術死亡率高達90%?即便史密斯這樣的頂級權威死亡率也高達50%?
罪魁禍首就是阻斷速度太慢,導致失血過多。
阻斷說起來似乎很容易:進腹、找到腹主動脈、將它夾閉。
但實際上,由於之前的大出血,腹腔內已經全是血,臟器全部被鮮血遮蓋。
一旦切開腹膜,肉眼可見的就只有殷紅的血,沒有別的東西。
這種情況下,別說找到腹主動脈適合阻斷的具體位置了,連腹主動脈本身都看不到。
而且腹腔內又不只有腹主動脈,肝膽脾胃胰腸腎……幾乎是毫無間隙地挨在一起,這種完全看不到的情況下,你怎麼去精準夾閉腹主動脈?
不分青紅皂白亂夾的話,可能腹主動脈沒夾閉,肝腸卻被夾壞了。
除此之外,還有愛德華之前找茬的問題:腎上阻斷。
這個問題的關注核心是腎臟供血。
全身血液供應來源是心臟,所以往心臟方向為“上”。
腎臟血供來源是腎動脈,如果阻斷腎動脈以上血管,就是腎上阻斷,可能導致腎臟缺血壞死,所以要儘量避免。
但有的情況可以避免腎上阻斷,有的情況無法避免,這就需要醫生判斷。
滿眼血的情況下,你怎麼判斷?
雷俊接著說道:“之前的錄影上,大家看到了昨天的一臺手術——我們在雜交手術室做了介入止血,然後才開腹做二次阻斷。”
“但是現在這臺手術,我們用的是普通手術室,沒有先做介入。”
一位魔都專家問道:“既然有雜交手術室,為什麼不用?”
“太慢了。我們的主刀王醫生判斷病情危急,等不及慢慢穿鉛衣、做造影、股動脈切開置管止血。”
太慢?
愛德華不禁冷笑,一把搶過話筒:“介入效果未必比得上開腹,但論止血速度,肯定是介入快。”
雷俊搖搖頭:“愛德華先生,您其實不用總是急著反對,不妨看一看再說。”
愛德華攤開雙手,聳了聳肩:“雷先生,介入止血比進腹快,這是常識。”
一干學者都暗暗點頭。
雖然這個愛德華過於自大,有些討人嫌,但這句話沒說錯。
否則要雜交手術室幹什麼?
雷俊笑了笑:“看看再說吧。”
畫面上,短短時間裡,進腹前準備已經全部完成,即將正式進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