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農經濟的弊端顯露無遺。
無論是在清末民初,還是十四年抗戰,以及解放戰爭,難民的數量有增無減。
所以就會出現人們耳熟能詳,闖關東,闖東北,闖虎口,這些大移民的詞語。
許多百姓根本沒有存到太多的糧食,一到戰亂,只要糧食毀壞,他們根本沒有餘糧度過冬天。
只能四處逃難,看看哪裡能夠謀求生活。
只要有一人開始逃難,其他人也會紛紛跟上,畢竟沒有人願意待在混亂的地方。
特別是發生戰爭的城池。
他們更不可能待在城內等死,只能回鄉下,而自己的鄉村更不可能容納他們,因為人家都自身難保。
所以不僅山間小路,還是綿綿不絕的官道上,都能看到許多百姓,揹著破舊骯髒的行李,或者推著一輛發出咿咿呀呀的推車。
穿著已經破敗不堪的草鞋,在崎嶇不堪的道路上行走。
湖南爆發的戰爭,足夠讓大量的百姓流離失所,如今的湖南可擁有將近一千五百萬人口。
若是保守估計有百分之三四的人因為戰亂而流離失所,那麼也有五六十萬人,這不是一個小數目。
這些難民逃到其他地方。
即便當地縣城已經成為中聯邦管轄地域,但當地的官員幹部,並不會一味地將他們接收。
畢竟自己的轄區也是剛剛解放,大量的工作都需要進行,打土豪,分田地,丈量田畝,修建水利設施,所以當地的百姓還沒有進行,更不可能優先供給他們。
這些人只會提供少許糧食,讓他們一直往沿海的地區遷徙。
眾人都知道有一個移民局,專門負責接收這些難民。
所以越來越多的難民朝著湖南江西的交界處前進。
此時的插嶺關,早已經聚滿了上千人,許多難民都在此地等候,甚至在周圍的小山溝裡,搭建了多處竹棚,暫時安家。
插嶺關有專門的官員在此地留守著,專門負責審查這些難民,不過此地關隘早已經被炸燬了,所以他們只是簡單地堆起路障。
讓這些難民透過可以,但必須將頭髮剪掉,之後就有人叫他們接待山下的小溪邊上,進行洗漱。
要是遇到疾病之類,就地解決,要不然當瘟疫發生,恐怕是一場災難。
所以他們必須小心謹慎。
並且隨著中聯邦不斷地壯大,他們也有能力處理龐大的移民問題。
難民們挑著沉重的擔子,裡面可是裝滿了各種陶陶罐罐,能夠看出他們帶來了不少的物品,來躲避兵災。
不少難民身後跟著瘦骨如柴的孩童,個個面無血色,模樣極為糟糕,蒼蠅在他們頭上不斷盤旋,偶爾能在山間裡,看到一兩隻禿鷲,正在耐心等候著。
“你們小心一些下山,山下會有人接應你們,此地懸崖峭壁多,莫要在此地逗留!”一名士兵大聲的喊道。
其他難民以為他們在趕人,於是只好加快步伐往山下趕去。
不過在這時,便聽到遠處傳來了轟鳴的聲音。
只看到有三輛蒸汽卡車,緩緩地行駛過來,或許因為山坡有些陡峭的緣故,這些蒸汽卡車不斷冒出了黑煙,噴出大量的蒸汽,一副要散架的模樣。
聲音也顯得特別巨大。
頓時把周圍的難民嚇了一大跳,想要往兩邊逃跑!
“這到底是什麼怪物?”
“快跑啊,快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