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顧青山道。
書生身形一展,人與劍瞬間化作繚亂模糊的劍影,根本無法看清分毫。
顧青山搖搖頭,挺劍一戳。
當!
一柄劍飛出去。
書生站在原地,頗有些迷惘之色。
“你的劍就像你的念頭,太多太雜,其實只要一個念頭就夠了。”顧青山道。
“什麼?”
“殺敵。”
“……就這麼簡單?”
顧青山不說話,示意他低頭。
書生慢慢低頭,卻見自己心口位置多了一抹劍痕。
“原來如此,我總是追求繁複和快,看來是走錯了路。”
他身形漸漸變淡,消失不見。
畫卷外,那宮女忍不住微微點頭。
“心性唯純,劍意至簡,我現在倒是有些相信,他是三世的童子了……”
她看了看那柱香,才燃去了一丁點。
畫卷中,書生點點頭,身影漸漸淡去。
顧青山等了數息。
又一名修士出現在顧青山眼前。
這是一名和尚。
他手持一柄長劍,目露迷茫。
“我的問題,是問劍心。”和尚呆呆的望著手中長劍,說道。
“問。”顧青山道。
“以劍斬殺眾生,眾生雖入輪迴,卻無法消除妄念和執念,反倒是未來因果之因。”
“若是如此,何必不殺眾生,何必不用劍?”
“請問施主,用劍之人究竟如何自處?”和尚問道。
又是這個問題!
顧青山露出笑意。
這個問題,若是被繞進去,是會摧毀道心的。
兩人和和氣氣的站著論道,其實比在妖魔群中殺個七進七出更為兇險。
若是被問的動搖了,道心也會隨之破碎。
修道之人,連道心都被破了,修行上就會遲滯下來,再也難以寸進。
和尚頓了頓,面帶得色道:“數十年來,我收集了天下劍意,最後得出兩個答案。”
“請講。”顧青山簡單說道。
和尚一擺手道:“這都是近萬年來,劍修所推崇的說法,第一種說法是,任他如何,我自一劍斬之,直到斬出一方天地,重新教化萬物生靈,皆聽我意。”
“第二種說法是,修行如逆水行舟,劍術也是如此,誰若阻我劍道,便是我生死仇敵,就算是老天,也斬給你看。”
和尚一禮,道:“如此兩道,乃劍修真意,施主如何說?還請施主說法。”
顧青山笑笑,說道:“首先,近萬年來大家所推崇的說法,也只是說法而已;其次,所謂劍修真意——”
他施施然朝和尚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