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後如今已經成神,未必還有多麼憎恨猊宣氏,她恐怕也不想血絕戰神為難,所以才得過且過的放過了猊宣氏。
若是張若塵肯出面,而猊宣氏又肯付出一些代價,並真心誠意的道歉,這個矛盾,很容易就能化解。
盤膝而坐的張若塵,念出一句話:
“海納百川,包羅永珍。這便是我的道,這便是我的精神!要重整天地秩序,必定要有容納萬事萬物的心海。”
“我的肉身,容納不下這座宇宙,可是我的心海卻可以。”
“好的,壞的,都是世間有的。”
“善的,惡的,都是紅塵百態。”
“誰說像缺和婪嬰那樣做一個純粹的修煉者才是正道,錯,他們那只是一條小道。包羅永珍,無所不容,才是真正的大道。”
“龍主,我有些明白你的話了!”
張若塵大笑一聲,心中疑惑盡去。
人、地、天、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何為自然?
自然便是世間的萬事萬物。
一品聖意,之所以從古至今無人可以凝聚出來,關鍵就在於“一”字。
一,不是“單一”的意思,是“一切”的意思。
想要凝聚出一品聖意,必須得包羅世間的一切。
張若塵已有包羅世間一切的基礎:五行混沌體的肉身,時空掌控者的身份,重塑天地秩序的願景,還有海納百川,包羅永珍的心。
張若塵和閻無神都站在山頂之上,欲要登天,二人的腳下都沒有了路。
閻無神選擇的是,捨棄現在的一切,讓登天變得更加輕鬆。
張若塵現在找到的路,乃是踩著世間萬物,直達天上。
閻無神註定無法修煉出真正的一品聖意,最多,捕捉到一品聖意的一絲真諦。而張若塵走的路,才是正道。
只不過,這條路非常的難。
“海納百川,包羅永珍”,談何容易?
前者,要容納世間的一切,需要無窮大的胸懷。
後者,要心中無所不有,應有盡有,需要無窮大的努力。
品行最高潔的聖人,都未必能做到。
處在生死存亡的邊緣,哪裡容許他海納百川?
包容的,乃是自己守護的一切,而不是破壞這一切的惡人。以最大的善念,看待這個世界,改變這個世界。
或許有一天,他舉世無敵,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活著,那時,才能真正做到“海納百川,包羅永珍”。
當然,此刻他道心已定,實現前所未有的大突破。
精神力強度,瞬間突破到六十七階。
隨後節節攀升,達到六十八階。
連破兩大階境。
當然不是心境提升,就能有這樣的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