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的選題很嚴謹,號稱全世界最高階的報紙,他們極少會週末採訪週一就放出資訊,但這一次安特能源集團醜聞和它被做空以及做空的額度、動手做空的主角,無一不是可以成為新聞熱點的元素。
週六,7月1號,上市公司本月會公佈第二季度財務報表,眾所周知的是,ATE這次的財務報表肯定會是深水炸彈,能炸翻多少人,則要看火藥有多少。
為了下個禮拜放假,雷昊在這兩天必須把大事都安排好,Forest的人非常不理解他在此時給自己放假的舉動,在大家看來,下週一開始就是ATE股價狂洩的時候,這是極其重要的時間點。
ATE股價會跌到什麼位置?Forest需要退場嗎?需要的話,在哪個位置撤退?找上門的對沖盤也一定不少,怎麼挑?一大堆的問題在等著雷昊解決,而且很多事情是必須當場下決定的。
對雷昊來說,一切事情卻是已成定局,ATE股價會跌到什麼位置,未來資訊中已經有了資料,雖然他知道這個資料後會做出相應對策,導致資料不再準確,但劃定大概範圍卻是可以的。
方向是確定的,波動幅度也不會非常大,雷昊覺得用電話稍微遙控一下Forest的操作,也已經足夠了。
和雷昊一樣,裘雨婷也是加速處理工作,LEI的事情很容易就搞定,裕華的事情交給泰勒,國內雷霆和盈意的業務也有蘇逸文在主持,她的事情便少了許多。
不過,即使是這樣,週六一整天,雷昊也是忙得不行,比他更忙的是圈內的財經媒體,特別是《華爾街日報》。
“安特能源集團上季度實際業績為虧損!”
“瑞信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工作中出現欺詐行為,SEC或施以重罰。”
“安特能源集團董事長安德森先生面臨被訴訟,最高20年牢獄生涯在等待。”
“ATE實際股價到底是多少?SEC會否要求其退市清算?”
週六發刊的財經報紙有不少,驟然間卻全部被安特能源集團的事情吸引了目光。
一個市值300億美元、去年營業收入過百億、全美300強的企業,本應該是高速發展的階段,突然間爆發出嚴重問題,涉及到企業本身、世界頂尖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欺詐、SEC雷霆出擊等元素,足夠大家炒作十天半個月了。
當然,新聞這種東西要一步步來,先把事情炒熱了,再一步步抽絲剝繭,丟出一個個更具威力的新聞炸彈,這才是媒體的慣用手法。
但是,只要涉及報道財經領域的大媒體,都眼巴巴盯著LEI的反應,他們手裡都或多或少捏著幾份稿子和一大堆資料,就默契的等著週一發表了。
等到週一,ATE的股價出現斷崖式下跌,整個市場都一片譁然的時候,再丟擲雷昊的資訊,多麼完美的步驟啊,幾家大新聞集團都有了這種默契。
問題是,LEI一直在沉默,Forest的高層、裕華的高層全部都對關於雷昊的問題隻字不提,甚至很多人開始拒絕接受採訪。
大家都在等,等雷昊接受了採訪之後,他們才能看到方向,什麼東西可以說,什麼東西不能說,對雷昊的下屬們可是關乎前途的事情,他們才不敢在老闆接受採訪的稿子發表出來之前發聲呢。
最興奮的則是《華爾街日報》,隨著資訊的採集越來越深入,隨著某些東西從LEI這邊得到了確認,整個報社的知情人差點就要瘋了。
“那傢伙是巫師嗎?近一年多以來,幾乎所有的金融大事件他都參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