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贊成雷昊嘗試著去推動這個計劃,會議室裡的人還存著一種心態,那就是:雷昊還年輕,即使失敗,他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24歲的金融大鱷,雷昊創立雷霆才花了兩年,他如果失敗,基本上可以確定身家清零,還會負債累累,但他是雷昊,他才24歲。
甚至蘇逸文、餘榮、里歐這群人都在心裡默默下了決心,即使雷昊失敗,他們也會想辦法在此跟隨。
能稱得上世界金融圈的稱王之戰,就沒有一次是純粹由人來算出勝負的,這裡面肯定會新增進去諸如政治、經濟、軍事等等一系列因素,金融圈會證明它聯絡所有領域的屬性。
頂級對沖,勝負之間不完全看個人的能力,它需要時機、需要運氣、需要魄力。
輸了,可能會讓雷昊進入長達三五年、甚至八年十年的蟄伏,但如果贏了呢?
24歲的頂級金融大鱷,想想就覺得恐怖,再借著中國崛起的時機,雷昊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鎮壓亞太是十拿九穩的事情,衝擊歐美也是有了基礎,甚至有機會在中國完全崛起之後窺視金融大一統的機會。
這基本上就是前無古人的事情,即便是虛構出來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巔峰實力,雷昊也真是有機會做到。
當然,那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也需要很嚴格的時機限制,最起碼……中國必須足夠強大,必須能保得住也願意看到雷霆進入那個層次。
“要隨時可以抽調出資金,又要把側重亞金投的投資收益率和膨脹速度,我的建議是,把我們的資金先換成固定資產。”蘇逸文突然神清目明,提出了建議:“大範圍購入固定資產,發展集團本身。”
“反過頭來,龐大的資金湧入實業資產,我們足以成為刺激經濟的一股力量,降低在金融市場獲利的難度。”陶利羽斟酌一下,然後自信的說道:“是的,雷霆轉變一下發展方向,也並不吃虧。”
“把主動權握在手裡,研究分析部的工作壓力會小很多,確定量的增加,我們的結論也會更為精準。”餘榮有些壓抑不住的興奮。
雷霆有大量的資金,單單是國際市場上面就有超過400億的美元,這些錢拿來給投資部門用,都已經是超過市場量能限制的,現在呢?
按照雷昊的方向,雷霆是準備修煉內功了,幾百億資金拿來給集團買房買地、招兵買馬,絕對可以讓整個集團膨脹起來。
投資部門則會進入到渠道業務的拓展上面,無論是亞金投還是新開基金,都是一種和其他金融機構的合作。
投資獲利、集團發展,兩者會形成一個良性迴圈,最後,當雷昊需要抽調資金的時候,雷霆還是擁有全力出擊的能力。
“滬市中心大夏造價才不到150億人民幣,我們的資金,都可以造很多個了。”雷昊開了個玩笑,心裡也認可蘇逸文等人的建議。
雷霆的錢太多了,遲早是要拿金錢來置業的。
別的不說,雷霆的總部要建吧,各地的分公司要物業吧,就連盈意證券的營業部都開始向著三位數邁進了,這方面的投入絕對少不了。
什麼時候開始拿貨幣置換固定資產呢?答案是沒有標準答案。
雷昊賺錢速度快,從戰術意義上來分析,錢當然是用來投入到金融市場比較好,但從戰略上來看,雷霆卻到了不得不為打基礎而投入大量資金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