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需不振,經濟增長放緩……個人看好港島政策上會有議案支撐……本週港股,看漲……重點關注……建議提高正股持倉比例,適當增加看漲權證籌碼……”
雷昊寫得很哈皮,未來資訊這段時間都沒有什麼大新聞,拿來調教孫可裔團隊卻剛好夠用。
根據資訊顯示,港府有減稅的議案,甭管它通不透過,這就是個訊號,透過這個訊號來推導,再根據這段時間的行情變化,以雷昊現在的能力,他還是能看出不少東西的。
分析錯了怎麼辦?雷昊看著筆記本里記錄的“港府利好刺激股市”的資訊,表示毫無壓力。
作為投資總監,又身為董事長,雷霆投資所有的檔案幾乎都要過雷昊的手,他按照職責在某些檔案報告上面寫下自己的建議,是非常恰當的事情。
“穎峰,把這份檔案立刻交給孫顧問。”雷昊喚來李穎峰,開口吩咐道。
孫可裔是投資分析師,也戴著投資顧問的頭銜,當他接過這份檔案的時候,卻是覺得雷昊才是顧問,這太讓人糾結了。
“裔哥,雷總又給了建議?”孫可裔的下屬也是挺糾結的。
他們投資出現盈利了啊,為毛還有種心虛的感覺呢?如果事事都聽從投資總監的指揮,那還要他們這群人幹嘛?招一批操盤手直接填充進交易部就好啦。
“我們現在有多少持倉?”孫可裔皺著眉頭,他自己是感覺股市下跌的可能性較大的,但雷昊突然冒出來這麼一個建議,容不得他不重視。
“六千五百多萬。”
“空頭頭寸較多?”孫可裔明知故問。
“嗯,多空4.5比5.5,而且我們持倉的模型,較為保守。”
所謂的較為保守,就是抗跌能力強,假如股市向好,那麼問題就出現了,你上漲能力可不見得能追上相應指數。
只不過孫可裔採取這種辦法,即便持倉正股比不上指數,暫時的虧損他也不用害怕,因為這些低估值的大藍籌擁有著不小的權重比例,他不可能虧太多,而且最終指數也會迴歸到量化模型中的成本線。
再者,孫可裔資金充足,他可以在行情變化之間做一些操作,止損這個事,對他們來說毫無壓力。
偏偏雷昊給出了意見,股市要是真的出現漲幅,他們虧再少也是虧啊。
“吸多點正股的看漲籌碼,正股、權證都要。”孫可裔想了很久,最終嘆了口氣,道:“對沖掉吧,等行情出現了,我們再做點技術性套利就是。”
改計劃?孫可裔團隊的人面面相覷,都有些不甘心,他們在量化對沖基金領域可是精英,只因為雷昊的一個意見就改變操作,這……好像也說得過去。
畢竟是董事長兼投資總監,他想管,那就給他管咯,到時候出錯了,有他一份責任,做好了,有自己一份功勞,何必硬頂著幹呢?
不知不覺間,孫可裔這群人都放下了心裡的偏見和傲氣,開始接受雷昊那個投資總監的身份,也願意嘗試著聽取建議。
但他們肯定是不會承認自己膽怯的事實,這簡直太丟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