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工作狀態的陳默公私分明,不會風花雪月,很是專注,這是成功的必備條件之一,反倒冷寧有次望著陳默發呆被後者敲了個板栗,以示懲戒。
看完冷寧根據自己想法整理完的驗收報告,陳默又修改了一些地方,讓其自行消化總結。
抬眼看了下時間,原本他預計1個小時能搞定的事情,竟然不到40分鐘就完成了,這讓陳默大為不解,男女搭配幹活不累是有些道理啊。
冥冥之中自己工作效率確實有了些許提升。
其實遊戲之家這個專案,是依據steam為藍本給出的原型,結合諸如網易大神,王者營地的一些特點所打造的產品。
彼岸作為以遊戲起家的企業,怎能沒有屬於自己的基本盤,而這個遊戲平臺將承載這樣的功能。
遊戲之家作為一款遊戲平臺,裡面怎麼能沒有海量的遊戲呢?這才是護城河和核心競爭力。
單機、3A、網遊、手遊,全部納入打擊範圍,陳默全都要!
為此彼岸遊戲這邊,孫子維負責研發產品,張超則帶著相關團隊國內外四處飛,談代理和授權,擴充遊戲之家上線後的遊戲內容,否則上線後只有彼岸系遊戲自娛自樂,那他做這個的意義就不大了
就像開了家青樓,姑娘們就這麼幾個,也經營不長久,還是需要環肥燕瘦,各種頭牌加盟才是
為此張超從年前就開始跑這事,雖然中間往返了一趟日本,但整體進展迅速,收穫頗豐。
臨近尾聲,張超最新的工作報告是一份匯總情況。
國內方面:
單機遊戲市場,基本全部拿下,畢竟現在國內盜版猖獗,那些遊戲開發商一聽現在還有人傻了吧唧購買正版版權,而且提供渠道售賣有分成,條款給就籤,有錢就行,巴不得雙手奉上,而且彼岸的大名他們可是如雷貫耳。
就這樣許多陳默耳熟能詳的經典遊戲,《仙劍奇俠傳》系列、《軒轅劍》系列、《三國群英》系列、《劍俠情緣》系列等等,均被彼岸收入囊中。
網遊和手遊,一些中小企業很好談,但諸如網易、盛大、巨人等企業則處於模稜兩可的觀望階段,當然了騰訊肯定不會去的,除非哪天姓了陳
國外企業在負責彼岸海外事業的李建超協助下,雙超合璧,相對來說稍微艱難一些,有的遊戲廠商基本只要錢到位都好說,包括光榮(《三國志》《三國無雙》系列);
SNK(《侍魂》《拳皇》系列);
&ni(《遊戲王》《實況足球》系列);
&n(《怪物獵人》《鬼泣》《街霸》系列);
EA(《極品飛車》《戰地》《FIFA》系列);
育碧(《魔法門》《刺客信條》)等等
還有幾個老頑固油鹽不進,比如暴雪,因為它們跟網易現在處於蜜月期,又比如任天堂、微軟、索尼,清高地很
截止目前為止,遊戲之家產品研發成本不過千萬,而彼岸對這些遊戲版權合作由於是國內獨家,累計投入高達3.3億元。
這些錢砸進去,帶來的是國內外近千種知名遊戲,當然有些主機遊戲簽訂了PC移植協議,已著手開始進行PC版的移植研發工作。
李建超這期間深耕海外市場,現在那邊的戰略重心已從遊戲內容,轉移為跟各大遊戲廠商建聯,同時透過各種活動和輿論,讓彼岸品牌的深入人心,為了後續4G時代到來後,為各種產品進行佈局和鋪墊。
現在彼岸集團其中40%的收入都是來自海外,中東、東南亞、北美這三個地區是營收主力,當然海外營收大頭還是遊戲業務所帶來的。
wechat則受制於國外當地政府可以打壓下,一直處於被壓制的狀態,在各地區基本遊離於該領域3~5名之間。
總體來說,李建超那邊的整體表現還是得力的。
昨天周受資說的彼岸營收疲軟,陳默知曉其中的嚴重性,現在外面一些媒體也有些開始看衰彼岸,動輒自己這個掌門人太敗家,不會過冬,集團現金流堪憂,對業務不看好,不一而足
但陳默並不是很擔心,他對後續的產品有信心,集團的營收完全可以支撐到再次騰飛的時候.
屆時應該會堵上這些煽風點火的嘴。
要知道現在彼岸集團整體估值近2000億,如此體量如果放出融資上市的訊息,超過BAT不敢說,最起碼跟其平起平坐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華夏網際網路立馬變成BATB,雖然實際上隱有這種趨勢,但終歸名不正言不順。
陳默說不定一躍成為華夏網際網路首富的有力爭奪者。
彼岸集團主體不上市,不融資,這在業內一些資本機構看來就是傻叉的行為,還有人面對海量的金錢無動於衷,跟錢過不去是他們這些人想不明白的。
中午利用午休時間,陳默跟冷寧在辦公室吃了頓郎情妾意情意綿綿飯。
下午還沒到上班時間,周受資和陳彤突然聯袂造訪,棒打鴛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