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別讓我失望啊,興哥!
另一邊,王興回到美團在滬市的分公司。
王興、王慧文和幹嘉偉美團三巨頭緊急開了個碰頭會。
一進門,王慧文氣不打一處來,
“這個張旭豪,別看年紀不大,說話辦事倒是滴水不漏,不過我沒想到的是,竟然連門都不讓咱們進,是不是小題大做了。”
王興笑著說,“不奇怪,畢竟他從小到大所處的環境在那擺著,耳濡目染,提前準備的前提下,有此表現才是正常。”
“你說對方相信咱們投資的說法了麼?”
“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團進軍外賣的決策不動搖!”
王慧文看著老同學,“真定了?”
王興的眼神中充滿了慾望,“定了,前兩天,我剛跟馬總通完電話,就這件事達成一致,外賣的市場可是一塊大蛋糕,如果能啃下來,美團可不是上一個臺階這麼簡單,甚至有跟BAT掰腕子的可能”
現在阿里是美團最重要的股東之一,曾在11年末投了美團5000萬美元。
股票佔比是一方面,決策權阿里屬於僅次於王興團隊,因此雙方意見達成一致,就再無更改餘地。
幹嘉偉也在一旁點頭認可,“馬總的眼光和前瞻性是非常厲害的,我也覺得外賣也是個價值千億級別的市場,做好了完全不亞於團購領域,而且本地生活和外賣有許多共同之處,咱們新增的這個業務事半功倍。”
王興點點頭,“既然沒有打探到更多的資訊,我們只能從對方明面上的業務入手,先摸清楚對方的打法和流程,然後結合我們目前現有的資源,總結出一套屬於美團的外賣模式!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嘉偉之前讓你調研餓了麼的規模,有結果了麼?”
幹嘉偉投放一份PPT,開始介紹目前餓了麼的情況,上來是一份趨勢圖,
“大家可以看到,從之前平穩緩慢增長到急速爬坡,這個轉折就是彼岸收購餓了麼的節點。
原本餓了麼只是主打校園學生的點餐平臺,在京滬兩地小有名氣,當時外賣平臺還是有很多的,比如專攻白領市場的到家美食會、綠淘網、零號線、360生活半徑等。
但隨著彼岸的投資,餓了麼發展極其迅猛,短短半年團隊成員從百餘人發展到現在的3000人,
市場範圍全國23個一線城市,餓了麼已覆蓋20個,這幾個月開始向二線城市向下滲透,但具體數量為止,據我們預測起碼有30+。
發展到現在,其他幾個外賣平臺基本已經不成氣候,除了經緯創投投資的美餐往還在勉勵抵抗,我估計也撐不了多久。
而且需要我們注意的是,餓了麼急速擴張並沒有出現管理混亂,這可不是一個初創企業能做到的事情,可見背後彼岸的作用。
按照餓了麼目前發展趨勢,再過1~2年,全國外賣市場估計都姓了陳!”
王興以前的精力全放在團購這邊,畢竟美團雖然是團購一哥,但身後還有大眾點評、糯米網這兩個強勁的對手,不容輕視。
至於其他什麼高朋網、滿座網、24券、拉手、窩窩團早就成為了歷史名詞,即便沒死,也苟延殘喘,時日無多,不足為懼。
他對餓了麼在外賣領域有所耳聞,但現在這麼一聽幹架未介紹,沒想到竟如此棘手,這個彼岸到底給餓了麼餵了什麼靈丹妙藥。
看其發展,王興易地而處代入美團推演一番,發現即便自己也無法讓餓了麼發展到現在如此規模。
王興感覺自己有點牙疼,“那咱們後續可能得換一下打法了,等準備好,就全面開戰!”
一聽這話幹嘉偉有些吃驚,“不先透過一個城市試試水,上來就全面鋪開會不會太急了?”
王興搖了搖頭,“如果一個城市一個城市鋪開,太慢了,對手已經站穩腳跟,是不會讓我們按部就班的。
而且現在的美團可不是以前的美團,我們現在兵強馬壯糧草足,缺的就是時間,因此既然要做,就要做足準備,其疾如風,侵略如火,不動則已,一鳴驚人。
打餓了麼一個措手不及!
因此結合美團現有規模,美團外賣的程式研發2個月就夠了,不過最重要的是地推團隊的建設,而這正是我們的強項。
先抽調團隊中20名好手作為美團外賣一線城市經理,後續招人挖人。
年底我要看到外賣業務跟團購業務一樣,
全國遍地開花,一年200城!”
“是!”“是!”
對王興的命令,王慧文和幹嘉偉無條件執行。